能源规划雄心不已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能源规划雄心不已
煤炭过度开采不仅毁坏草原植被,也严重破坏地下水资源。而当地干部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总不能让我们守着金山饿死吧?”

  在当地有个庞大的发展规划。2010年5月26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前去调研,当地市委书记曹征海汇报说,“利用煤水组合优势,加快煤电一体化项目前期推进和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国家重要煤电基地、东北能源接续区。”

  “十一五”期间,针对煤炭产业集群,提出“加快建设扎赉诺尔、宝日希勒、大雁、伊敏四个区域大型煤炭产地,为呼伦贝尔市发展能源重化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针对电力产业集群,则提出“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积极促成市域内煤炭大企业与外埠能源电力知名企业形成组合,合力推进煤电联营坑口电源建设”。

  在“十一五”末期,呼伦贝尔市又提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其中,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划完成202亿元,新开、续建工业重点项目88个,计划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

  “十二五”期间,呼伦贝尔市计划建设国家大型煤炭能源基地,煤炭总产能达到1.5亿吨。同时推进打造国家大型煤电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大型煤电与热电联产等外送电源项目,实现新增装机755万千瓦,火电装机总量力争达到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500亿千瓦时。此外,还提出在“十二五”期间,煤炭资源配置转化配置煤炭项目36个,总产能达到1.5亿吨左右。项目总投资合计839亿元,计划投资412亿元。

  依托国网能源、神华、华能、华电和大唐等13家企业,推进神华宝日希勒一号露天矿、大雁扎尼河露天矿、伊敏河西区露天矿、嵯岗铁南、诺门罕煤田等煤电化配套项目建设;煤电及热电联产储备项目29个,新增电力装机755万千瓦,达到1500万千瓦。项目总投资1045亿元,计划投资351亿元。依托鲁能、国华、神华、华能、华电、京能和大唐等企业,建设和推进神华煤电二期、大雁电厂一期、牙克石热电联产等项目。

  在百亿级产业园规划方面,涉及煤炭和煤电项目的园区包括:满洲里煤电化基地(200亿元以上,重点发展煤电、化工产业),陈巴尔虎旗工业园区(200亿元以上,以煤炭生产、煤电和煤化工为主导产业),伊敏煤电化基地(200亿元以上,以煤电和煤化工为主导产业)。

  根据该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煤电行业的主要任务包括煤炭行业要重点推进大唐谢尔塔拉700万吨露天矿等10个项目,当年投资40亿元,产能达到9200万吨;电力行业要重点推进华电莫旗2×35万千瓦热电联产、华能牙克石2×20万千瓦热电联产等15个项目,当年投资63亿元,电力装机达到821万千瓦。


  当地牧民何去何从


  东明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以北。这里住着大约62户牧户,他们都是当年随农垦兵团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定居的汉族,以养殖奶牛为主。很多老人五六岁便来到了这片草原。

  绿色和平组织新闻发言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他们在实地考察中发现,东明村被多个煤矿、煤电厂、和煤化工所包围。这里有年产3000万吨的神华集团宝日希勒露天煤矿以及年产400万吨东明露天煤矿。同时还配套建设有东明化工、金新化工等煤化工企业。东明村周围的煤矿开发、煤化工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水井无法正常出水。

  被这些煤企包围的东明村村民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我们村已经被规划为新的化工区,我们明年全部都得搬迁了。”

  自从这里开始挖煤以后,地下水水位是逐年降低,今年是越来越低。

  按照以前,自己家里10—20米的土井就有水;现在,40米深井,抽水最多5—6分钟就没有水,村里打了一口约200米的深井,才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但是对于家里养的奶牛来说就非常困难了。

  有村民一家三口养奶牛为生,养16头奶牛,现有5头产奶,每天有1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1.9元,一年毛收入5万元。这几年奶牛经常生病,主要是化工厂的废料和煤矿的灰尘太多,使奶牛出现肠胃不好、拉肚子、呕吐、眼睛红肿等病状,一年里每头奶牛都要打好几次的先锋、青霉素等药。

  这不是呼伦贝尔草原所受到的唯一伤害,90年代,就在神华宝日希勒露天矿旁边,有100多个小煤窑在草原上开采煤矿,经过十几年后,无序采煤造成一个个的塌陷大坑出现,使这片草原面目全非。曾经有当地牧民开拖拉机一家三口掉入大坑,拖拉机和人都找不到的悲剧。

  现在这个村子面临搬迁问题,一位牧民告诉记者,本村分两派,一派希望另安排地方,让他们能够继续现在的生活,而另一派希望能够获得现金补偿,去城市购买楼房生活。后者多以在煤矿等公司工作者为主。

  不过《中国企业报》记者也从村民那里听到,四处进村的路口都有交警把守,如果非东明村村民则不允许进入。并且村内也有警察驻守,最近都到夜深才会离开。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能源规划雄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