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绿脓杆菌(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倾注培养

1.我做的绿脓杆菌(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倾注培养,稀释度做到-8、-9、-10、-11,只记录有明显特征的菌落发现菌落梯度不是很明显,几个梯度做的计数差不多,并且均大于30且不超过300,平板表面有很多可见的大菌落,但是有很多的小点生长培养基内部(附图如下),不确定是否是绿脓杆菌,如果记录,-8、-9、-10三个稀释度的菌落就会超过300,但是由于小点过小,计数十分困难,且培养多久均不能生长成容易计数的菌落。因此我做了小验证试验:将仅有小点的菌落切下一块放入LB培养基中摇瓶培养发现菌液变绿(绿脓杆菌液体摇瓶特征),菌液革兰氏染色也为阴性菌,且显微镜下显示绿脓杆菌特征。
2.请问除了增大稀释度还能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上述方法是否能证明小点是绿脓杆菌?计数时是否需要记录这些小点?是否有人做倾注时在其他菌上也有类似情况?


w133h2052815_1378444544_666.jpg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zouyou (2015-3-30 16:11:03)

    若是再培养段时间,小点无明显变化(不形成菌落),就无需计数了。
    注意下菌液量与倾注量。
  • qinqinai (2015-3-30 16:11:34)

    根据我的经验:活化两次(一次固体划线,一次试管活化,35℃,220rpm,16h,培养基为肉汤培养基)的绿脓杆菌10倍稀释7次或8次,取100ul涂板足矣,计算出原菌液的数量级在10的九次方,前面的系数一般在3-6之间。
  • jishiben (2015-3-30 16:12:04)

    我用的不是肉汤,而是优化过的培养基,浓度高一点。肉汤的,我的一般做到八次方。:hand:谢谢您的回复。
  • yayayu (2015-3-30 16:12:34)

    1.首先确定你的菌是不是纯菌——划线接种分单菌落,鉴定单菌落;
    2.其次确定你的培养基有无污染——将空白平板倒置于温箱中培养72小时;
    3.再次确定你的培养过程有无污染——实验的每一个步骤都设置空白对照;
    4.最后确定你的原始样品中有无细小颗粒——食品、化妆品中常见。
  • QQ爱 (2015-3-30 16:13:06)

    以上都确定无误后,将纯菌在富营养培养基上(TSA常用)传代两次,将新鲜培养的细菌斜面洗下来(总量一般为10E9 CFU~10E11CFU,系列稀释到10E-10,接种10E-7~10E-9,一般可测出原始菌液浓度。
    培养48h以后,因为使用倾注法,在琼脂内部的菌落生长不良,一般呈细小的点,表面的因为接触空气,能长得饱满。
    希望能有用。
  • 大花猫bb (2015-3-30 16:13:48)

    你的培养基看起来就不太好。
  • 兔子 (2015-3-30 16:14:30)

    LZ你好,看你涂板长的绿脓杆菌形成一个个明显菌落,我最近涂板时候一直都只能看到一层绿膜,然而划线的话可以长的不错。可以告诉我你们用的什么培养基,然后用的什么溶液制成的菌悬液去倾注培养的吗?中间有什么要求注意的地方么,我不是学微生物的,很多不懂,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帮助
  • 大花猫bb (2015-3-30 16:15:08)

    将平板拿到360nm±20nm的紫外线下观察,若发荧光,基本就证明了是铜绿假单胞菌。
  • jishiben (2015-3-30 16:15:40)

    用的是LB培养基,用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8.5g氯化钠/L蒸馏水),稀释度10-7、10-8、10-9,涂布要摇匀,培养基在40-50度,灭菌后保存在50度干燥箱中
  • QQ爱 (2015-3-30 16:16:16)

    太感谢了!我的LB培养基感觉比你的颜色深好多,然后最后的菌落每次都连成一片,实在是没办法。你涂布均匀后,有没有把表面上的液体烘干呢?
  • 妮子@ (2015-3-30 16:16:50)

    我用的是倾注培养,个人感觉涂布不好,操作要求比较高,你的LB可能是自己配的,我用的合成的,不过两种我都做过,没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