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节能环保从技术创新开始

2011.1.17

  人民网1月17日电 日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金兵,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国家政策实验室主任、教授唐方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粗放发展模式下的技术创新虽然能够提高要素产出,推动经济增长,但其却助长了高耗能、低效率、高污染的增长模式。自然资源系统与人类生存空间存在实际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技术创新既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环境与资源的承载能力与有限性。


  两位学者认为,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时期,国内外学者有一共识:开发和使用低碳技术是节能减排的关键途径。纵观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方式,技术创新大多集中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减少碳排放这两个方向:美国在发展清洁煤技术上占有先发的优势、德国重点发展低碳发电技术、英国重点研究可再生能源、澳大利亚在碳捕捉与封存上做了不少投资、中日两国在太阳能与风能等新能源上持续给力。

  当前遭遇的气候与环境问题不仅限于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人类技术创新对环保的忽略也是原因。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通过持续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技术创新,发明制造了大量的产品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生活需要,但是此模式下技术创新出来的消费类产品多数有包装过度、缺少环境教育与告知、抛弃物难降解等环境问题,造成了今天的城市垃圾围城、农村垃圾填河的恶果。

  自然环境有自修复与自净化功能,可称为环境再生能力。污水经过土壤的过滤变成干净的地下水、枯枝败叶落地后被分解成为土壤的肥料,等等这些都是环境再生能力的杰作。但是很多抛弃物难降解性远远超出环境再生能力,如在城郊结合部、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白色污染物。这类污染物混在土壤中将降低土壤禀赋,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减产,填埋处理则将长期占用土地,而不适于堆肥处理并分拣出来的白色污染物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如何避免技术创新所导致的环境悲剧?穷其根源,在产品技术创新的源头就必须植入多层深度的环保理念。层次一,新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自然的污染至少要小于自然环境再生能力,减轻自然环境的自净化与再生压力;层次二,新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最好做到零污染,不再给自然环境的自净化与再生施加新的压力;层次三,新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最好贡献是帮助自然环境的自净化与再生。

  细化到每种实物产品,由于其技术发展现状并不一致,可以根据相应的技术发展状态选择相应层次的技术创新路线,同时要重点研发产品环保易用性,降低公众的学习成本。特别是提供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产品的研发部门,不能打着低碳的旗帜不干真正低碳的事情,要把对环境的社会责任落到实处,从产品的技术创新与设计研发起步,把深度环保理念植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价值。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