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海内外防震减灾专家齐聚广州共论核电站安全

2012.11.22

  主题为“核电站地震安全”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22日在广州举行,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芬兰、日本等境内外近百名从事核电站和防震减灾工程研究的顶级专家参会,共同探讨如何构建地震(海啸)中安全的核电站。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广州大学,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减震控制欲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共同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原总经理陆佑楣认为,综合中国未来能源需求以及当前核电发展的困境,地下核电站则是一个可取的选择。

  担任论坛组委会主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则强调,注重核电站选址安全是减小地震危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还应当积极鼓励核电站采用先进和成熟有效地隔震技术。

  他介绍说,有实验结果显示,采用隔震技术可减少6至8倍的地震反应,是目前较为安全、适用、经济的工程抗震技术之一。“希望大家可以认识到这项技术的优越性。”

  所谓隔震技术就是在建筑物下方铺设如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等隔震设施,使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在橡胶隔震支座上滑动,从而减少因地震对建筑物的震动。

  周福霖表示,各种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如今纷纷涌现,但这些复杂结构的工程一旦设计、施工或使用、维护不当,或者由于结构损伤积累、抗力衰减,极端情况下就会引发结构的突发性失效,造成倒塌等灾难性事故,因此采用这一技术尤为必要。

  据周福霖透露,目前日本60米以上的建筑结构,都将采用隔减震技术。他建议中国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尽快推广使用隔震技术,以提高建筑安全性,有效实现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

  周福霖还称,隔震减震技术是40年来地震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目前进入成熟运用阶段。目前,中国也涌现出大量的隔震建筑,如正在修建的港珠澳大桥,也采用了隔震技术。据周福霖披露,这也是目前世界上采用隔震技术最长的桥梁。他强调,中国已有近2500幢隔震建筑,近150座隔震桥梁。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