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评论:对明胶老酸奶监管部门别继续失语

2012.4.10
  日前,央视主持人赵普在微博上呼吁,不要再食用老酸奶和果冻。大量网友关注,并传老酸奶、果冻中被添加了大量工业明胶。对此,网友呼吁有关部门尽快辟谣。(4月9日中国经济网)

  要不是赵普这一嗓子,谁能想到老酸奶、果冻暗藏危险?早先就有传闻说,你在街头吃一碗酸辣粉,若觉得有点像橡皮筋,这里面可能就添加了劣质明胶,有人说吃三碗“橡皮筋”米粉,就等于吃了一个塑料(10555,95.00,0.91%)袋。如果这样的说法尚属感性的话,那么,数据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我国仅有的十几家拥有生产许可证的大企业生产的合格明胶,去年数量大概为5万吨左右,且多数供应国外市场去了。这便形成了我国每年缺口1万吨合格食用明胶的尴尬局面。

  合格的缺位,不合格的替补。目前,国内生产食用明胶的不法小厂家有100多家,然而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只有20多家。不仅仅是在山东,河北、江浙一带都是这些假冒食用明胶的根据地。千万别以为不喝老酸奶、不吃果冻就可以远离“皮鞋明胶”,此类工业明胶的毒性和它在食品、药品领域应用的广泛性而言, “其影响应该不在三聚氰胺之下”。

  “皮鞋明胶”何以没登上3·15晚会的舞台,这是一回事;而这种劣质明胶早如“过街的老鼠”、却又始终逍遥于市场理性之外,这是另一回事——相较而言,后者更值得反思与关注。其实,早在“注胶虾”横行时,媒体就曾拷问过明胶之祸,遗憾的是,彼时只顾着关心虾的质量、而忽视了明胶中的“李鬼”。劣质明胶也很忙,又要加工腐竹,又要客串老酸奶等零食,还要为药品中的胶囊当主角……有限的合格品数量,无尽的市场需求——监管者起码的逻辑直觉何在?

  企业逐利是天性,监管给力才是社会的“良心”。就在赵普爆料的前一脚,央视《焦点访谈》揭秘了湖南长沙批发市场内用工业松香给鸡鸭拔毛的“奇闻”,食品安全领域似乎从来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对明胶之祸,当真相迟到的时候,受害的不仅是正规明胶企业、守法乳业或果冻等厂家,搅乱的更是市场上本已稀缺的公信与秩序。

  日前,卫生部发布了取消38种食品添加剂的意见,拟根据有关规定对这38种添加剂予以撤销。如何做好食品安全领域的“减法”,恐怕不仅需要剔除不必要的添加,更要对诸多“合法添加”火眼明辨。老酸奶惊魂不过是一场“编外3·15”,但如果没有微博、没有赵普,微澜下的死水还要多久才能换来一声叹息?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