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北京师范大学Cell子刊发表新研究成果

2015.3.19

  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探究了神经模式相似性在重复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16日的《Current bioglgy》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985首席科学家薛贵(Gui Xue)教授。目前主要从事人类学习和记忆、语言和第二语言学习与加工、执行功能与决策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研究,已在Science, PNA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50多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有句俗话说“熟能生巧”,但对于重复的学习是如何帮助形成更牢的记忆而抵抗遗忘的仍然不太为人所知。数十年来对于确切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的争论一直不断。长期以来一些在认知研究和计算机模型基础上建立的理论,都强调“可变编码”( variable encoding)通过建立更多非重叠的信息提取途径在增强记忆中所起的作用。

  在2010年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fMRI和表征相似性分析提出了与编码变异性相反的观点,认为成功的情景记忆编码需要相同的神经表征在多次学习之间精确地重复激活,而非发生在激活模式更不相似的时候,即越大的神经激活模式相似越是能建立更好的记忆,由此提出了一种“神经激活模式重现”假说。

  然而,低时间分辨率的MRI检测无法确定是学习阶段的神经激活模式重现或是处理阶段的神经激活模式重现支持了随后的记忆。尽管研究表明自相似性与左侧前额叶(LPFC)的活性水平相关联,仍未确定左LPFC功能与模式相似性之间的因果联系。

  在当前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EEG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发现了在编码过程中项目特异性的时空模式相似性(spatiotemporal pattern similarity ,STPS)越大预示着记忆越好,表明在重复学习过程中越大的STPS是成功的记忆编码的基础。晚时间窗也表明学习阶段的信息提取部分程度上促成了这种 STPS。此外,研究人员证实对左LPFC进行阳极刺激可特异性地增强STPS和记忆,证实实际上是通过增强前额皮质的功能来提高了这种STPS。

  这项研究补充了缺失的片段,使得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神经激活模式相似性在有效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同时组合应用EEG和tDCS为这些结论增添了重要的临床意义。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