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互联网+技术 破解防癌“早筛”痛点

2016.12.27

  丁香医生最新公布的一份致癌物报告中指出,人们身边有太多致癌物,除了大家熟知的烧烤、腌菜、咸鱼致癌之外,有充分证据表明,食用加工肉制品会导致结肠癌;每天吃50克的加工肉制品,患结肠癌的风险会增加18%。

   《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有429.2万例癌症新发病例和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归根到底,国民早癌筛查意识的淡薄和技术的落后是行业的最大症结,致使高死亡率一直弥漫在癌症领域。

   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10月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倡“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理念,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在此趋势引领下,基于基因检测的早癌筛查成为新的风口。据悉,以肿瘤相关的基因检测为例,中国每年有400万肿瘤患者,如果每个患者都做一次基因检测,以单价1000元(远高于这个价格)计,每年将有40亿的市场容量。

   平日爱吃加工肉,要如何排除隐患和担忧?中国大肠癌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其实我们不需要惧怕结直肠癌,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从最初单个细胞出现异常并长成息肉,到最终发展为结直肠癌,大约需要10到15年时间,绝大多数息肉都可以在早期通过常规筛查检测到,并在发生癌变之前切除。年轻人也可能患结直肠癌,但50岁之后患结直肠癌的几率会显著增加”。不过,他指出,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结直肠癌防治现状尴尬

   “肠癌高死亡率完全可以避免。但是,目前中国肠癌早诊率低于10%,因为早期肠癌患者几乎无任何不适症状,不会主动就医。”顾晋表示,肠癌的发展有一个渐变过程:增生→小腺瘤→大腺瘤→重度非典型增生→早期腺癌→晚期腺癌,而早期发现的治愈率可达90%以上。

   对于我国发病率排名前三的结直肠癌,在第二届癌症早期筛查与防治跨界高峰论坛上,诺辉健康首席科学家陈一友博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由于潜伏周期长,且早期无任何明显临床症状,很多肠癌患者在确诊后基本已经发展到中期或者晚期”。

   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杰军表示,如果将肠癌早期筛查技术在中国进行普及推广,预计结直肠癌死亡率可由现有水平降低50%以上。

   据顾晋介绍,目前我国筛查结直肠癌通常采用粪便潜血检查,对阳性者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的方案。这其中,潜血检查无法发现结直肠的早期癌变和以腺瘤为代表的癌前病变,且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而结肠镜虽然是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金标准,但介入性强,需要提前服用泻药以及全身麻醉,造成很大的痛苦。这些原因,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结直肠癌的高危适龄人群很少主动地接受定期筛查。

   “由于对肠镜检查的恐惧,中国目前只有不到10%的适龄自然人群进行肠镜检查。”陈一友说,结直肠癌是诸多癌变中为人类了解最全面、研究最彻底的一类,且还是为数不多的几种看得见、治得好的癌变。尽管如此,我国对结直肠癌的防治现状仍然显得相当尴尬。

   粪便DNA检测 一场肠癌早筛的革命

   显然,市场急需一种无痛、无创、非侵入的早期肠癌检测手段来有效遏制肠癌死亡率的大幅度上升。

   近年来,针对结直肠癌的粪便脱落细胞的分子DNA检查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粪便脱落细胞检查是一种先进的粪便检查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这意味着检测的准确率更高)。国外研究早已表明,相比于血液中所存在的肿瘤指标,粪便DNA筛查更易发现结直肠中的息肉型腺瘤和早期癌(Ⅰ到Ⅲ期)症状,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检测。”陈一友介绍,201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粪便DNA检测方法Cologuard用于结直肠癌的筛查。该技术在定量检测与大肠肿瘤相关的DNA标记和粪便潜血,阳性结果提示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可能。然而,该技术即使在美国的成本也高达600美元,甚至未能成为FDA的推荐检测方法。在国内,粪便DNA检测法的临床应用更处于空白状态。

   “诺辉健康于2014年12月正式推出常卫清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