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上亿节能灯进入集中报废期 回收渠道不畅成难题

2012.12.07

  2008年国家启动“绿色照明”工程推广的上亿只节能灯,目前进入集中报废期,废旧节能灯的处理和回收问题引起关注。环保人士提醒,普通市民可设法尽量延长节能灯使用寿命,老旧节能灯更不能一扔了之。畅通的节能灯回收渠道建立迫在眉睫。据悉,目前国内有资质处理节能灯的企业仅有四家,而处理企业竟常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凸显节能灯回收渠道不畅。

  每年耗用将近20亿只节能灯

  2008年,国家启动“绿色照明”工程,当时推广节能灯上亿只。按照首批上市节能灯的寿命计算,大批量老旧节能灯目前正进入集中报废期,且未来每年消费量将超过10亿只。

  实际上,我国既是节能灯的生产大国,也是节能灯的使用大国。来自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生产节能灯47亿只,占全球总产量80%以上,出口28亿只,这意味着我国每年耗用将近20亿只节能灯。

  数据显示,与白炽灯相比,节能灯耗电节省60%―80%以上。不过,以“节能”命名的节能灯,却是环保的“大杀手”。据悉,老旧节能灯含有汞、铅等有害重金属,其中汞在常温下即可挥发,造成污染。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健康室副研究员聂静介绍,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汞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1毫克/立方米。一支废旧灯管破碎后,散发的汞蒸气瞬时可使周围空气中的汞浓度达到10―20毫克/立方米,严重超标,势必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另一组数据更让人触目惊心。一支节能灯管的汞如果侵入地下,将会造成180吨水的污染。每年全国推广的约1亿只节能灯中,即便只有1/10汞废流出,侵入地下,就会造成近20亿吨谁的污染潜能。

  而让聂静更为担心的是,节能灯管粗暴填埋,释放出来的一部分汞还会以甲基汞蒸汽的形势进入大气,这种物质更容易进入呼吸道和食物链,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废旧节能灯回收渠道不畅成难题

  汞污染造成的环境成本巨大,节能灯回收渠道的建立迫在眉睫。实际上,国内早在几年前就出现了专门的、具有处理废旧节能灯资质的企业或机构,不过目前为止只有四家。

  具有处理资质的北京生态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业务经理宋鑫表示,生物岛2008年开始从事含汞光源的回收处理,“2008年时生物岛废旧节能灯处理量仅在80至100万支左右,2010年处理量达到200万支,2011年约240万支。”宋鑫表示,一条生产线一年处置能力在500吨左右,全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宋鑫透露,生物岛回收的废旧灯管中,政府绿色照明工程约占60%,生产企业的不良品大概占20%左右,然后大型企事业单位跟零小规模企业占20%左右,几乎没有来自居民社区或垃圾回收处置单位的。

  与之矛盾的是,环保组织教育公众认识到节能灯乱丢造成的危害,但如何科学处理废旧节能灯管,目前没有一条畅通的道路可走。

  致力于北京市垃圾回收情况调研的自然大学垃圾学院研究员陈立雯感受更深。她说,去年她走访的60多个北京示范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而作为危险废品的节能灯,北京并未有所规定,不少试点小区节能灯直接丢到垃圾筒,最后被送到末端填埋场或者焚烧。

  新低汞荧光灯产量只有3成

  “降低汞污染,无论是生产环节、使用环节还是回收环节,都可有所作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理事张弘博士呼吁。

  实际上,国家相关方面也对此提起重视。11月21日,工信部发布的《中国逐步降低荧光灯含汞量路线图》征求意见稿要求,围绕荧光灯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低汞化目标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与推广应用先进低汞技术相结合,分阶段逐步降低荧光灯产品含汞量。

  实际上,早在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以荧光灯低汞及生产中固汞使用技术为重点,实施汞污染削减工程。

  这让张弘感到欣喜。他还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我国已经掌握固汞等工艺,高性能低含汞量汞齐等配套材料已实现国产化,可有效降低荧光灯含汞量,减少生产和回收过程中的汞排放。

  据悉,我国目前已研发成功含汞量不超过0.5毫克的紧凑型荧光灯,含汞量不超过1.5毫克的紧凑型荧光灯增长迅速,已占总产量的30%以上。

  然而,现有节能灯及报废节能灯如何处理?在环保人士看来,在新型低汞节能到来之前,畅通的节能灯回收渠道任重而道远。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