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生物质能创新开发 谱写绿色能源新篇章

2014.6.06

  纤维素乙醇燃料被看作是清洁交通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创新,是一种不危及粮食安全为前提而实现能源多样化发展的先进清洁能源技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降低对石油燃料的依赖程度。我国也曾将纤维素乙醇项目列为国家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的产业计划,并大力支持和引导相关企业在纤维素乙醇燃料方面研发及产业化发展。

   成立于1979年的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泉集团”)作为专注于生物质能研发和应用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在植物秸秆的研发和综合利用领域已成为全球生物质化工和生物质能产业的引领者。

   圣泉集团董事长唐一林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曾在去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加快纤维素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缓解雾霾天气发生”提案。对此,唐一林深有感触地表示,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生物质能作为替代石化能源的重要战略措施,而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每年有7.5亿吨生物质急需综合开发利用,其中用植物秸秆生产纤维素乙醇就是很好的开发方式。唐一林希望通过这一技术和产品的大力推广,能够解决目前由使用传统燃料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

   唐一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生产纤维素燃料乙醇的原料主要取自于玉米芯、玉米秆等,这不但减少了这部分闲置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这一原料的使用还是可循环利用。“我们是取之于土地用之于土地”,唐一林形象的比喻道,原料生产万燃料乙醇和木质素等新材料之后,渣子可以生产沼气,最终的渣子则可以用来改良土壤,在唐一林看来,这一模式是将来发展城镇化必不可少的。

   “从过去的一种原材料生产一种产品,到现在一种原料反复使用生产六七种产品,真正实现了产业革命。”对于圣泉集团的创新生产模式,唐一林坦言,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不断培育新的技术和产品。圣泉集团遵循“模仿创新、独立创新、合作创新”相结合的“集成创新”理念,深度整合资源,实现创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唐一林表示,创新是圣泉集团发展的灵魂,为了加快创新人才的引进,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圣泉集团先后与国家工程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10余家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从国外聘请了近30名世界级的行业前沿科学家,他们都是该行业的高、精、尖的复合型人才。如今,圣泉集团拥有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三个国家认证认可实验室、四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成立了十个科研院所,拥有科研人员365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中高级职称科研人才150人,形成了一支同行业一流水平的创新团队。正是得益于这些创新人才和他们的创新能力,一大批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圣泉集团诞生。

   作为一家研发各类植物秸秆并将其转化为各种新能源、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圣泉集团已经从秸秆里面生产出包括纤维素乙醇、纤维素、糠醛、木糖、高性能木质素、木质素燃料分散剂、植物纤维、活性炭等在内的20余种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申请专利130余项,技术工艺全球领先,部分产品全面替代进口,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2年下半年起,圣泉集团的发展呈现下滑状态,这也客观上加快了圣泉集团转型升级的步伐。唐一林表示,借党和政府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契机,圣泉集团全员上下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全员的聪明才智和干事创业热情,开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圣泉创新模式”。

   在参加“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民营企业”网络媒体山东行座谈会时,唐一林感慨地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需要千千万万敢于创新的个人、千千万万敢于创新的企业。而自己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其中将肩负重要的责任,在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能有更大的担当,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能有更大作为。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