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专家认为疾控机构有效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2007.6.05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3年来,政府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萎缩现象已经缓解,但政府“补救式”补偿特征明显,有效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实现对疾控机构的全额投入和稳定投入,有偿服务仍为疾控机构主要补偿途径,以2005年为例,疾控机构有偿服务收入比例为54.6%。

  近日在江苏无锡结束的现代化疾控中心建设与发展国际高层论坛上,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策略和落实效果》公布了有关数据。课题负责人之一、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郝模教授认为,理想的疾控机构补偿模式中,有偿服务收入比例不应超过3%。

  据郝模教授介绍,根据课题组调查,在投入方面,仅在2003年政府投入有大幅增长,之后政府投入增长幅度出现逐渐降低趋势,基层尤其明显。2002年至2005年,省、市、县疾控机构政府投入的增长分别为109.2%、93.7%和 61.4%。政府的投入机制有所改进,但政府代表公众“购买服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公共卫生产品的投入机制改革,只有26.3%的样本地区进行了改革。在政府投入上,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比例较低,导致添置的设施仪器缺乏足够的维持经费,这提示政府财政应向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倾斜。

  调查发现,疾控机构的有偿服务逐步规范,但没有根本性改变。真正实现剥离三产、门诊等非公共产品服务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5年只有18%。郝模说,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为外部环境建设;第二阶段重点是规范服务和能力建设;第三阶段重点是绩效考核制度建设。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