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西安交大释放创新潜能 让科研成果不再沉睡

2016.6.12

   “尽快构建产业链把3D打印的产业做大做强”,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卢秉恒教授的心愿。其实不光是3D打印,高校的大量科技成果出炉后,长时间躺在实验室,无法走向市场,对社会产生实际效益。“本次‘科技三会’具有里程碑意义,学校将在体制机制改革中先行先试,扫清创新阻碍,充分释放创新潜能。”6月8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的专题学习会议指出。

  西安交大校党委书记张迈曾、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邱爱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及该大学学院、职能部门、重点科研基地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代表等就科技创新与学校发展畅抒己见,欲借会议东风掀起创新热潮,并让创新精神持续迸发,推动学校在科技大发展的洪流中勇立潮头。

  郑南宁院士认为,高校创新要有长远眼光,沉下心来着力解决长期问题。落实好会议精神的根本是学校从用人制度、人才计划、分配制度、科研管理等体制机制的改革上要加以统筹协调,实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双轮驱动。

  “我们感到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更强了。”邱爱慈院士表示,院士群体要在国家决策、人才培养、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作为学校电气学院院长,她特别谈到,学院的发展要坚持“三个面向”,以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以“电气+”理念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青年领军人才,加强重大项目策划统筹能力,优化学科布局,深化改革,抢占制高点。

  “解放科技生产力是本次会议的主题,要通过调节生产关系来解决创新能力不足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问题;利用创新的科学规律来驱动创新,则是会议的核心精神。”这是徐宗本院士的深切感受。“大学在创新中的主要角色是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这是大学的担当;拼尽全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增强实力,这是科技工作者的担当。”他还就如何为创新“松绑”向学校提出十条具体建议。

  “长江学者”、该校材料学院孙军教授期待,学校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激发创新的氛围,解放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生产力,让喜欢科研的人更加舒心地做科研。

  据了解,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西安交大一直在探索实践,并取得了重要成绩,也为地方依靠科技驱动发展做出了显著性贡献。其中,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无疑是走在了最前列的一个代表。

  “让交大的科研成果不再沉睡,这是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责任和使命,交大的科研成果像一颗颗种子,在工程中心培育出树苗,然后由实体公司将树苗推介给市场。”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永信这样说道。近年来,该工程中心致力于现代3D打印技术的成果转移转化,成功研发了SPS系列、SLS系列、3DP系列等十余款3D打印设备,部分设备已出口到俄罗斯及肯尼亚等国,并已成功在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文化创意、艺术设计及家电消费品等领域实现了应用推广。以在高速高效加工方面为例,面向航空零件高速加工、汽轮机叶片高效加工等具体行业需求,先后参与研发了高速车铣复合试验机床、九轴联动叶片双刀加工机床等验证样机,推动了专利成果的转移转化进程,对“04专项”高速高效加工工艺及装备技术创新平台及交大“985工程”装备制造平台建设起到了支撑作用。

  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有3个实验室和3个中试车间,由运营公司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西安瑞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苏州秉创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工作。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同时,该工程中心还积极致力于为制造企业的服务工作,目前已在国内多个省份、多个地区设立五十余家分中心、示范中心及培训基地等推广示范机构,累计提供技术服务12万家次以上,有效扩大了成果转移转化的辐射范围。据了解,自工程中心项目实施以来,累计产值近3.8亿元,累计已实现收入超过3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

  “学习的目的是重在落实好。”学校书记张迈曾在一再强调的同时,还提出四个层面的“落实好”要求:一要在思想认识上抓好落实,结合“两学一做”认真组织好学习,尤其要联系学校发展、学科建设、交大文化深入学习,并将其内化为思想武装;二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抓好落实,校领导班子要带头研究,各单位要深入研究,教职员工也要积极参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推动交大发展;三要在政策措施上抓落实,要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激发大家的冲劲和创造力;四要在务实创业上抓落实,抓住有限的时间奋斗攀登,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交大力量。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