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丁仲礼调研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

2012.11.16

  11月2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一行到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调研。

  调研期间,丁仲礼首先考察了研究站正在建设的大型洲滩湿地控制实验场,详细了解了试验场建设目的、试验布局方案和预期成果应用价值,随后考察了站内依托国家973计划项目正在开展的鄱阳湖不同湿地植被水文节律影响盆栽控制试验等,听取了研究站副站长张路博士关于鄱阳湖站建站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湖泊水环境水生态常规观测与湿地样带定位监测以及正在开展的重要科研项目和取得的主要科研进展等,“百人计划”入选者张奇研究员、研究站站长陈宇炜研究员和赖锡军副研究员分别就普遍受关注的鄱阳湖区干旱成因、鄱阳湖水环境生态状况以及三峡工程对中游通江湖泊水位影响等方面的科研进展进行了汇报。

  丁仲礼在听取研究站工作情况和主要科研进展汇报后,首先对鄱阳湖站建站五年来,在鄱阳湖与流域研究问题把握、常规监测与试验开展、科研项目布局和取得的科研进展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结合中国生态系统网络台站在地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科研发展方向的把握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必须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中、从生产实际中发现和凝练关键科学问题,而不是从书本里找“伪”科学问题,研究要充分体现中科院和国家生态网络野外台站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是要突出中科院野外台站观测和研究的特点,特别重视过程和机理的基础研究;三是要从湖泊的整体性出发,开展系统性研究,如鄱阳湖潜在的富营养化问题,不仅要考虑入湖污染物、水动力等因素,还要结合鄱阳湖变化、流域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期深入研究;四是对重大问题的揭示和解释不仅要立足当前,同时还要加强对未来发展预测的认识,要有扎实的科学依据,做到科学客观。最后,特别强调了长江中下游不同类型大型湖泊比较研究的重要性。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自2008年建成以来,开展了系统的鄱阳湖水文、水环境和水与湿地生态定位观测、试验和科学研究,在鄱阳湖干旱成因、三峡工程对鄱阳湖水文情势影响、鄱阳湖流域蒸散遥感定量反演与水循环变化、鄱阳湖水环境演变以及洲滩湿地演替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科研进展。2012年6月,经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科学委员会论证批准,正式进入CERN序列。

  江西省科技厅、水利厅、科学院、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及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有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