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大会在武汉召开 哈佛大学教授助阵

2014.10.31

  2014年10月31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化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的2014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在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大楼隆重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近4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第九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现场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笔锋教授

  大会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笔锋教授主持,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哈佛大学的David Weitz教授、日本名古屋(Nagoya)大学的Yoshinobu Baba先生、阿尔伯塔(Alberta)大学的Chris Le先生、Koji Ostuka的Shigeru Terabe先生、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教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夏兴华教授和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等。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教授为大会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教授(左)、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笔锋教授(中)和哈佛大学的David Weitz教授(右)为大会的正式召开揭幕

参会人员合影

墙报展

大会报告

哈佛大学 David Weitz教授

  来自哈佛大学的David Weitz教授带来了题为《Drop-based microfluidics for analysis and separations(基于液滴的微流控分析和分离技术)》的报告。David Weitz教授主要介绍了使用微流控分析和分离技术进行单细胞分析;转录、基因芯片分析;病毒进化;病毒中和;稀有突变检测等5个方面的内容。

  David Weitz 教授简介:

  David Weitz 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著名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学术成就斐然。Weitz 教授197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8-1995年期间在美国Exxon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 任研究科学家,1995-1999年期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任教授,1999年至今在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任教授,2001年至今兼任美国哈佛材料研究科学与工程中心主 任,2006年至今兼任美国哈佛大学系统生物学系教授。迄今,Weitz教授已发表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400多篇,其中在Science, Nature, Nature Materials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近30篇,申请发明ZL56项,应邀在世界各地做过500多次邀请学术报告。Weitz教授是国际上软湿功能材 料、胶体微粒系统、生物物理与生物材料、微流控等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术造诣颇深,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非常大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日本名古屋(Nagoya)大学 Yoshinobu Baba先生

  来自日本名古屋(Nagoya)大学的Yoshinobu Baba先生带来了题为《Nano-and Quantum-Biodevices for Cancer Diagnosis, Cancer Therapy and iPS Cell Based Regenerative Medicine(纳米和量子疫苗用于癌症诊断、癌症治疗和再生医学中的iPS细胞)》的报告。Yoshinobu Baba先生主要介绍了使用单细胞诊断法诊断癌症的转移;与大阪大学、东芝等合作,使用纳米疫苗对DNA和纳米通道单链DNA 进行超快分析;量子疫苗用于体内成像、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再生医疗等。

阿尔伯塔(Alberta)大学 Chris Le先生

  来自阿尔伯塔(Alberta)大学的Chris Le先生带来了题为《Binding-Induced DNA Assembly (BINDA) for Proteins(蛋白质中结合诱导DNA拼接)》的报告。Chris Le先生主要介绍了结合诱导DNA拼接的原理;特异性蛋白的均相测定法;对特定的DNA损伤检测的定点照护;癌症生物标记物的检测;结合诱导纳米装置的设计等内容。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林炳承研究员

  来自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林炳承研究员带来了题为《Preclinical Testing with Highly Integrated Organs-on-chips Device(使用高度集成的组织芯片装置进行临床前试验)》的报告。林炳承老师表示三维的组织芯片装置集成了人造肠道、血管、肝、乳腺肿瘤、心脏、肺、脂肪、肾和消化液,血液和尿液,并且已经研制成功;这项技术再现药物在生物体中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并且允许抗肿瘤活性、肝毒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的评价。集成在单一芯片单元的人造器官组织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人造器官在人体内的芯片的配置是非常灵活的,可以预期,以加快临床前试验。

清华大学化学系 林金明教授

  来自清华大学化学系的林金明教授带来了题为《Combination of Microfluidic Devices with Mass Spectrometry and Fluorescence Imaging for Cell Analysis(结合质谱法的微流体装置与荧光成像的细胞分析)》的报告。林教授表示在结合质谱法的微流体装置与荧光成像的细胞分析工作中,开发了一种技术,通过微流体装置与质谱和荧光成像对细胞的药物代谢和细胞间的信息交换的研究相结合。这个微流体装置中包含两个不同的功能单元:细胞培养和观察;使用荧光或质谱分析进行分子检测。

展台之风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基恩士(中国)有限公司

博奥生物

日立高新技术公司

烟台富耐立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文灏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介观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金库铭微科技有限公司

维克光谱仪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苏州美图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分析测试百科网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