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型复位疗法可减轻内侧胫股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

膝部骨关节炎(OA)的发病与进展由机械应力所驱动。已经发表的一些文献报道膝部固定疗法可以改善病人疼痛与功能的预后,但其试验设计有缺陷或研究还不够充分。考虑到安慰剂对OA的不可忽略的影响和膝部与足部在生物机械应力上的关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David Hunter等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9月28日的《风湿性疾病年鉴》(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杂志上。作者发现多模型复位疗法可减轻内侧胫股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

作者开展了一项关于内侧胫股关节多模型复位治疗的双盲,随机,交叉临床试验。参与者满足美国风湿病学会对OA的诊断标准(膝痛,上个月大多数天数疼痛或僵硬,有确定的骨赘以及内侧胫股骨关节炎影像学证据)。作者试验了2种不同的疗法:(A)对照治疗包括:中空的膝部支架(无倾斜角度),无支撑作用的矫形器,一双有弹性鞋底的鞋(B)主动治疗包括:一个有角度的支架,定制的中空足部矫形器,和一双设计用来限制运动的鞋。对每位受试者来说,试验时间都是30周,包括2个12周的分别主动治疗与对照治疗,以及中间的6周洗脱期。线性回归模型的初步结果是通过西部安大略省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的膝痛和功能的变化量。

研究结果发现,共入组80名内侧胫股骨关节炎参与者。他们平均年龄62岁,平均体重指数34kg/m2,平均WOMAC疼痛得分为9.2(0-20范围)。没有延滞效应的证据。回归模型表明,主动治疗与对照治疗组之间疼痛的平均差异为-1.82单位(95%可信区间 (-3.05,-0.60);p=0.004),提示多模型主动治疗出现了小但统计学显著的疼痛降低。对WOMAC功能来说,复位干预对功能没有显著的作用,与对照条件相比,降低了-2.90单位(95%可信区间(-6.60,0.79);p=0.12)。

研究结果表明,多模型复位疗法对内侧胫股骨关节炎的病人的疼痛改善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