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南水北调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综合示范区”初步建成

2010.10.14

  10月11日,南水北调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综合示范区(一期)正式通过验收。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政策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民、十堰市政协副主席兼科技局局长严炳洲、十堰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王治安、十堰市农业局局长沈康荣、十堰市环保局局长吴成昌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验收会议。课题负责人、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康跃虎研究员作了示范区现场和研究工作介绍。示范区由该所为技术依托单位,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政策及技术研究中心为主管单位,湖北省十堰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和茅箭区水利局为建设单位。

  示范区位于湖北十堰市,属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水源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855mm,主要针对农田化肥和农药、农村养殖业废弃物、农村生活废弃物和水土流失等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示范基于微灌精确施肥灌溉技术的经济作物农田化肥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采用新型环保控失肥料的旱地作物农田化肥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沼气及沼液滴灌利用人畜粪便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污水处理与滴灌再生水灌溉农村生活污水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方法、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等,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一个综合示范区。

   十多年来,该所由康跃虎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针对国家战略需求,从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水分化学物质循环过程与调控机制入手,除了开展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微咸水/咸水安全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盐碱地农业与植被建设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工作,还将农业化肥面源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近两年,该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政策技术研究中心委托的有关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方面的课题3项,在湖北十堰市茅塔乡建立了拥有39个不同施肥方式(传统化肥、有机肥、新型控失肥、有机肥+滴灌、滴灌精确施肥灌溉等)和不同施肥量处理的试验观测场,每个处理可收集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水,取样分析径流和深层渗漏水中的全氮和全磷、调查作物生长与产量、分析土壤养分平衡等。同时安装了自动气象站,观测气象要素和降水过程。研究出的滴灌精确施肥灌溉经济作物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施肥总量比传统方法减少70%,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水水质主要在I类和II类水标准范围内,能大幅度增加经济作物产量;新型控失肥旱地作物农田化肥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施肥总量比传统化肥施用量减少50%,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增加30%~50%,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水质主要在I类和II类水标准范围内。环保、增产、省肥、省工等作用显著,不但可以有效控制化肥面源污染,达到南水北调中线对入库径流的水质要求,而且能使农民增收,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主要一类非点源污染。过量且不合理施用的化肥和农药、水土流失、养殖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等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示范区基本包括了各类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技术,经过下一步(二期和三期)建设和完善后,将不但对南水北调水源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证“清水入库、清水北送”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全国广大农村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