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帖】白质组学与多肽阵列技术答疑专帖

后基因组时代,科学家们已将研究重点由基因组学研究转向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而蛋白质与其它生物大分子如其它蛋白质、核酸及多糖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则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部分。多肽阵列技术是目前研究这一相互作用最新且最好的技术之一,它是一种新型生物芯片,使用自动化仪器通过原位合成技术将特意设计的成百乃至上千的多肽以极高的密度置于特殊处理的载体矩阵之上(如玻璃或滤纸等)。使用这种高通量的生物芯片,科学家们能够直接揭示蛋白质与其它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秘密。

特开此蛋白质组学与多肽阵列技术答疑专帖。对站友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希望能够和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任何与蛋白质组学与多肽阵列技术有关的问题(包括产品、样品准备、实验设计、后续分析等问题),大家尽管提出,我们会尽力解答,也欢迎站友们参加讨论。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wmp1234 (2013-6-29 11:55:24)


    你的微阵列芯片是什么材质的?
  • 2541 (2013-6-29 11:55:48)

    QUOTE:

    原帖由 wmp1234 于 2013-6-29 11:55 发表

    你的微阵列芯片是什么材质的?
    我们的芯片是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
  • wmp1234 (2013-6-29 11:56:10)


    奥,我看了你们的宣传材料,应该是原位合成吧?那,一般情况原位合成效率是多少?
    我现在手上有个蛋白想找一下抗体结合的具体位点,是否适合?酵母杂交做了半年没结果,老板催的厉害!
  • 2541 (2013-6-29 11:56:45)

    QUOTE:

    原帖由 wmp1234 于 2013-6-29 11:56 发表

    奥,我看了你们的宣传材料,应该是原位合成吧?那,一般情况原位合成效率是多少?
    我现在手上有个蛋白想找一下抗体结合的具体位点,是否适合?酵母杂交做了半年没结果,老板催的厉害! ...
    多肽阵列是在膜上进行原位合成,合成效率大概在90%左右,
    你要找与抗体结合的具体位点是可以用多肽阵列芯片来做的,
    具体设计在下载的文档里有,你也可以直接咨询“博肽健诺威公司”。
  • birdfish (2013-6-29 11:57:13)


    你好,我做双向电泳,用TCA/丙酮沉淀法提蛋白,是牛肌肉蛋白,配制胶检测,为什么每次都是高分子量蛋白(大于40kd)很少呢?
  • 2541 (2013-6-29 11:57:54)

    QUOTE:

    原帖由 birdfish 于 2013-6-29 11:57 发表

    你好,我做双向电泳,用TCA/丙酮沉淀法提蛋白,是牛肌肉蛋白,配制胶检测,为什么每次都是高分子量蛋白(大于40kd)很少呢?
    你好!
    很有可能是蛋白提取方法不合适造成的,TCA/丙酮主要用于提取微量蛋白,而且有时提取蛋白的溶解性较差。你可以 试试其它的蛋白提取方法。
  • 2541 (2013-6-29 11:58:44)

    多肽阵列技术可以广泛用于药物筛选、靶标确认、表位定位、疫苗开发,以及结构功能研究。同时出于对多肽药物不断增加的兴趣,这一技术也能用于多肽药物的研发,提高药物筛选的速度。
  • kulee (2013-6-29 11:59:06)


    大家好!看了北京博肽健诺威公司的技术介绍,尤其是PEP-OVERLAP技术的介绍,很感兴趣,想问问:如果要做大鼠的血清,检测一下不同动物的某些感兴趣的蛋白表达情况,是否可以?能量化吗?
    谢谢!!!
  • 2541 (2013-6-29 11:59:33)

    QUOTE:

    原帖由 kulee 于 2013-6-29 11:59 发表

    大家好!看了北京博肽健诺威公司的技术介绍,尤其是PEP-OVERLAP技术的介绍,很感兴趣,想问问:如果要做大鼠的血清,检测一下不同动物的某些感兴趣的蛋白表达情况,是否可以?能量化吗?
    谢谢!!! ...
    多肽阵列的技术在定性研究蛋白质-蛋白质(抗原-抗体,受体-配体,酶-底物)或蛋白质-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中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在定量研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要检测血清中某种蛋白的含量/表达量,建议使用ELISA或其他方法。
  • 68943512yao (2013-6-29 12:00:02)

    这个方法是不是目前的iTRAQ
  • 8s5g (2013-6-29 12:00:28)

    我想问一下,我从石蜡切片中提取蛋白,跑胶,从上到下挖胶鉴定得到的蛋白怎么有好多重复的,也就是说:从上到下分子量应该不一样,但鉴定到相同蛋白:如血红蛋白等,不知为啥从上到下相距那么远,怎么会鉴定到一样的蛋白肽段,能解释什么原因了,降解成不同的片段吗?
    2        HBB_HUMAN
    4        HBB_HUMAN
    6        HBB_HUMAN
    8        HBB_HUMAN
    10        HBB_HUMAN
    12        HBB_HUMAN
    14        HBB_HUMAN
    16        HBB_HUMAN
    18        HBB_HUMAN
    20        HBB_HUMAN
    22        HBB_HUMAN
    24        HBB_HUMAN
    26        HBB_HUMAN
    12        HBA_HUMAN
    2        HBA_HUMAN
    4        HBA_HUMAN
    6        HBA_HUMAN
    8        HBA_HUMAN
    10        HBA_HUMAN
    14        HBA_HUMAN
    16        HBA_HUMAN
    18        HBA_HUMAN
    20        HBA_HUMAN
    22        HBA_HUMAN
    24        HBA_HUMAN
    26        HBA_HUMAN
    16        NOL9_HUMAN
    26        NOL9_HUMAN
    12        NOL9_HUMAN
  • 2541 (2013-6-29 12:05:35)

    QUOTE:

    原帖由 8s5g 于 2013-6-29 12:00 发表
    我想问一下,我从石蜡切片中提取蛋白,跑胶,从上到下挖胶鉴定得到的蛋白怎么有好多重复的,也就是说:从上到下分子量应该不一样,但鉴定到相同蛋白:如血红蛋白等,不知为啥从上到下相距那么远,怎么会鉴定到一样的蛋白肽段,能解释什么 ...
    石蜡标本在包埋之前经过甲醛固定,因此可能存在某些蛋白的亚基产生交联(如血红蛋白有四个亚基),因而产生上述现象。
  • 2541 (2013-6-29 12:06:00)

    这个方法是不是目前的iTRAQ

    ===========================================================================================================

    你好,多肽阵列技术与iTRAQ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不能对结合的蛋白质定量。多肽阵列技术相较于与2D胶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在筛查差异表达蛋白时它不受高丰度蛋白的影响,能够与低丰度蛋白特异结合从而鉴定出它们。
  • am10 (2013-6-29 13:11:23)


    楼主,这个可以用来分析蛋白复合体么?
  • 2541 (2013-6-29 13:12:03)

    楼主,这个可以用来分析蛋白复合体么?

    ===========================================================================================================

    你好,分析蛋白复合体包括很多的方面,比如蛋白复合体的结构,蛋白复合体的功能等等。多肽阵列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形成蛋白复合体的两种蛋白质结合的位点,结合位点关键氨基酸。可以用多肽阵列发现与某种蛋白相互作用或相互结合的蛋白质,验证两种蛋白间是否有相互作用。
  • 12xunmei (2013-6-29 13:12:44)

    您好,如果我想提取金属蛋白的话,有什么方法?就是在提取的时候金属离子不丢失?谢谢。
  • yueban-1147 (2013-6-29 13:13:20)

    预测 还是 XRAY 观察结构
  • 2541 (2013-6-29 13:13:56)

    您好,如果我想提取金属蛋白的话,有什么方法?就是在提取的时候金属离子不丢失?谢谢。

    ===========================================================================================================

    你好!金属蛋白有很多种,并且存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所起的功能也不同。因此您在进行提取的时候需要根据您所要提取金属蛋白的种类和性质,确定提取方法;而不同金属蛋白的具体提取方法,有很多的中英文文献可以查看、阅读。
  • birdfish (2013-6-29 13:15:57)

    请问,每一个芯片能同时检测多少目标蛋白片段,也就是芯片容量有多大?
  • tuuu2 (2013-6-29 13:34:26)


    还是多用基因芯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