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试验(二)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干扰试验(二)
关键词:二级标准物质  食品添加剂检测  农残检测标准物质  环保标准样品
    【参考区间】   
    干扰值即偏差,当偏差<允许误差,则表明干扰物引起的偏差不会影响测定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血糖测定而言,当干扰物引起的偏差小于1/4 TEA[CLIA88(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1988)能力比对试验的质量要求规定,血糖的TEa为0.33mmol/L或10%],则不会影响测定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近似地认为当干扰物浓度低于该浓度时不会对血糖测定产生影响。
    【注意事项】
    1.加入可疑干扰物浓度应明显高于通常所见浓度的上限,最好达到病理标本的高值。
    2.在实际应用中,分析方法的干扰物不止一个,如一定浓度的尿酸、维生素c均可影响血糖的测定,而干扰物也可对多种分析方法造成干扰,因此,方法学评价应对造成临床影响的多种干扰物质进行干扰试验的评价。
    3.为了区别误差的来源是方法的特异性差还是干扰,可用干扰物的纯溶液作为样本测定,如存在干扰值,则误差来源于候选方法的特异性差。
    4.同回收试验,加样准确对本试验同样重要。
  【评价与思考】
  1.当干扰物引起的偏差小于1/4 TEA时,则不会影响测定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近似地认为当干扰物浓度低于该浓度时不影响测定结果。干扰物对测定的影响与被分析物浓度无关,而与干扰物本身的浓度有关,所以产生的误差属恒定系统误差。也正因为如此,干扰试验与回收试验不同,计算不同干扰物浓度下的平均干扰率无意义。
   2.进行干扰试验时,首先需要确定被试可疑物质是否可引起误差;若能引起误差,还需进一步探讨其误差的来源是因方法特异性差还是干扰,若加入的物质本身和分析试剂反应并产生读数,说明为方法特异性差;若加入物质并不与分析试剂反应,但它改变了分析物和分析试剂间的反应,说明存在干扰。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干扰试验(二)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干扰试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