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批四成阿胶造假:不能总等吃死人再去雷霆万钧

2016.1.27

   既然知道四成左右的阿胶纯属“友情客串”,不妨查查各家原材料的进货渠道,质量监督部门只要对号入座,造假者自然会现出原形

   寒意猛烈,也正是冬令进补的时节。作为传统的补血佳品,由驴皮熬制的阿胶尽管“名贵”,却深受大众欢迎。可业内人士指出,以原料驴皮供应计算,阿胶年产量应该只有实际销量的六成左右。这意味着,可能有近四成假冒原料混入了生产环节,化身为形形色色的“阿胶”产品,堂而皇之地在市场售卖(1月26日《北京晨报》)。

   阿胶乱象,简言之,真是“驴唇不对马嘴”。四成阿胶产品,明明应该靠实力吃饭,却偏偏只在包装上拼颜值。驴皮不够,猪马牛来凑数。这还算好的,更有不明下脚料备着。药典明确规定,驴皮熬制的阿胶,有补血滋阴润燥功效;其他动物毛皮熬胶功效各不相同,比如马皮熬制的“阿胶”,效果适得其反,马皮药性下(行)血,“孕妇一旦食用后,极有可能导致流产。”因此,滋补大方,很可能就成了夺命处方。

   真正可怕的,是明知造假而难以甄别。这是一组耐人寻味的数字:山东阿胶行业协会根据100多家阿胶生产企业的年生产量报表推算,阿胶年总产量至少在5000吨以上。目前按中国市场阿胶销售量估算,需要驴皮400万张左右,而国内供应总量不足180万张。加上驴皮进口因素,全年可生产的阿胶总数量也就在3000多吨。此外,按照业内的说法,“一张驴皮价格2000元至3000元之间,而一张马、骡子皮才200元,猪皮和一些制作皮鞋、皮包剩下的下脚料就更便宜。”加之阿胶行业原料鉴定难、产品鉴定难,李代桃僵的把戏,脑袋都不要转弯。

   真假地沟油的技术,迄今还是道充满魔性的课题,但阿胶之真伪,按理不应如此纠结。道理很简单:地沟油是上不了台面的,几乎不可能冒充正品食用油去货架上待售;但阿胶不一样,正规阿胶企业拿其他毛皮冒充驴皮,钻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监管无能为力的空子。查假的,拼不过造假的,乱象纷呈也就不足为奇。假冒伪劣浑水摸鱼,受害的还是规则坚守者,最终劣币驱逐良币,是不折不扣的负数博弈。只是,如果正宗驴皮能在出厂前就纳入追溯体系,从原材料到成品,都能经得起追溯——正品正起来,四成假货何以能鱼目混珠?

   食品溯源体系,最早是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而建构的食安制度。只要监管者上点心,行业协会注意,无论顺向追踪,抑或逆向回溯,整个食品生产经营都可以处于有效管控之中。比如终端市场上的阿胶,可以通过条形码追溯到驴皮的产地,进而在风险中找到对应的责任。利用便捷的APP,收录每个环节的生产信息,即便万一出事,也断不至于死无对证。

   当然,就眼下而言,既然知道四成左右的阿胶纯属“友情客串”,不妨查查各家原材料的进货渠道,质量监督部门只要对号入座,造假者自然会现出原形。假阿胶危害虽不甚重,但整肃市场总是底线责任。打假,不能总是等到吃死人之后再去雷霆万钧。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