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新华调查: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能否河治水清?

2012.5.12

  日前,温州市委书记提出温州母亲河——温瑞塘河的治污“新标准”:不以部门报上来的数据为准,要以环保局长和公用集团董事长带头下河游泳作为河水治理好的标准。

  “新标准”引起社会热议。不少温州网民帖出一批黑臭的“游泳胜地”:龙湾状元桥的“黄河”水、鹿城丰门河、瓯浦垟的臭水沟、黄龙家电市场旁双桥河等等。

  据了解,10多年来,温州市各级政府整治温瑞塘河共投入了几十亿元巨资,甚至还出台了专门地方法规,但温瑞塘河黑臭依旧。

  昔日清澈“母亲河”变劣5类“臭水浜”

  水澈、河清、鱼翔,两岸杨柳依依。几十年前,温州温瑞塘河还是一派田园风光。温瑞塘河初成于晋,北宋时,沿塘河遍植莲藕,有“八十里荷塘”之称。河道全长33.35公里,流域面积704平方公里,曾哺育沿河100万居民,被温州人称为“母亲河”。

  然而,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沿河两岸的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水大量直排入河,河道水质日益恶化。据温州市环保局发布的数据,2000年温瑞塘河水质满足IV类水要求的河段长度仅占15%,V类及劣于V类河段占85%,许多河段水体发黑、发臭,失去了应有的作用。2011年,环保部门将之水质标准定为劣5类。

  20年污染要花一至两倍时间治理

  温州市公用事业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柳瑞海说,水体破坏已有20多年,投入治理到现在才10来年。按常规,治理所需花的时间是污染时间的1倍至2倍,也就是说,起码得花20年至40年的时间。这好比一个人已破相,重新整容是很难的,要动多次手术,花足够的时间。

  瞿自杰说,温瑞塘河的污染“表现在河里,根源在岸上”。有关人士分析,整治温瑞塘河的难点主要是“六多一少”:沿河工业企业及三无企业多、农业畜禽渔养殖户多、旧村破村多、违章建筑多、侵占河道障碍多、外来务工者多;整治资金少。加上一些人环保意识差,导致这些“污点”直排工业废水、污水,生活污水,直倒生活垃圾,导致“边治边污”“治后返污”。

  规划书无人问津睡大觉 多头管理建设投入缓慢

  记者调查发现,有法不依,执行不力,监管缺失是治污成效差的重要原因。

  根据浙江省温瑞塘河保护管理的专项法规,为改善温瑞塘河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温州市提出编制温瑞塘河保护的规划,这是综合整治、建设、保护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龙头”性工作。

  记者向负责这项编制规划的温州市公用事业投资集团公司了解到,2010年5月,该集团所属的排水公司就拟制了规划书并上报有关部门评审。他们找市规划局组织评审,该局回复:自己只管全市大规划,不管一条河的小规划;他们找温瑞塘河整治指挥部,指挥部回应“这不属我们管”;他们找住建委,建委回答“我们这个部门刚建立近半年,一些职责尚模糊没有理清”。就这样,排水公司向这3个部门跑了无数趟也无人“接单”。“一年过去了,这份规划书还躺着箱子里睡大觉。”排水公司董事长郑春华说。

  浙江省省情民意调研中心主任、社会学家杨建华认为,这些问题反映了一些政府部门对社会管理、环境管理工作的缺位、失职。很多时候,政府管理还停留在靠“一把手过问”才解决问题的传统工作方式上。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要尽快扭转这一现象。

  据悉,目前,温州市委市政府已着手建立“一城一网”“一龙治水”的管理体制和形成自来水与污水处理长效收费机制等,分解落实三年目标责任,争取2014年底实现城镇污水处理率达100%。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