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嫦娥”到达12万公里高度 携带有八大精密科学仪器(图)

2007.10.31

昨日17时40分

30日17时40分,嫦娥一号卫星到达48小时周期轨道远地点,距地面高度12万公里,创下我国航天器飞行测控新纪录。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介绍说,29日18时01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入轨后的第三次变轨。截至目前,卫星已绕地球飞行7圈,北京飞控中心向各测控站、船发送引导数据正常,各测控站、船跟踪卫星稳定,信息交换正常,卫星各分系统工作正常。


今日看点

“嫦娥”进行第四次变轨

据新华社10月30日电(记者田兆运)在经过整整7天的飞行之后,嫦娥一号卫星将于31日实施第四次变轨,也是卫星入轨后的第三次近地点变轨。变轨成功后,卫星将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奔月之旅。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介绍,目前各测控站、测量船正按计划密切跟踪在太空中飞行的嫦娥一号卫星,并已做好了卫星变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卫星变轨成功后,到达近月制动点需飞行114小时。其间,北京飞控中心将随时对卫星的飞行轨道进行测量计算,实施两到三次轨道修正。

“嫦娥”首拍不是月球“全身照”

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29日介绍,按计划,11月20日左右嫦娥一号拍摄的第一张月球照片将传回地球。

首照不可能拍到整体

李春来表示,第一张照片,不可能拍到整体。据介绍,嫦娥一号发回的首张照片为月球局部的图像,照片的空间分辨率约为120米。之所以是120米,“主要是传输的带宽受限制。”李春来称。由于嫦娥一号立足点在于全月球普查,所以,结合现有的数据传输能力,最终将空间分辨率确定为120米左右。

入月轨前开三大仪器

嫦娥一号携带有八大精密科学仪器,将执行它的四大科学目标任务。李春来说,目前打开的仪器有:有效载荷数管系统、太阳风高能粒子探测器。第三个仪器,将在11月1日开机。这是在嫦娥一号入月轨之前开的三个仪器。


带载歌曲可网上下载

据悉,嫦娥一号此次奔月携带了32首歌曲,并将在太空播放。李春来表示,按照计划,嫦娥一号进入绕月轨道后,一旦其工作状态调整好,其“携带”的数传天线就可开机,地面上的人也可以听到这些歌曲。从时间上看,将是在11月18日、19日。由于月球距离地球40万公里,只能经过处理后,收音机才能听得见,也可以到网上下载。

据《东方早报》

“嫦娥”奔月之旅怎如此漫长——对话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深邃的太空,“嫦娥”已盘桓多日。一同盘桓的,还有无数公众热情之外的好奇与疑问。“嫦娥”为何选择如此复杂、漫长的旅行?今日“嫦娥”如斯,未来“嫦娥”怎样?

孙家栋,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面对有关“嫦娥”的种种问题,孙家栋坦诚作答,实话实说。

记者:为什么我们要选择那么复杂的轨道设计?是否可以采取直接把卫星打到绕月轨道的方式?

孙家栋:不是没有想过,但直接发射要有直接发射的条件。直接发射,要求火箭把卫星直接送到一个精确的点上,星箭一分离,就直接进入绕月轨道。这对火箭的水平要求非常高。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不利用东方红三号平台卫星自己的爬升能力,而把这个爬升的任务压给火箭,火箭做不到。这是根据我们产品实际的情况,根据实际的条件来决定的。现在的这条奔月路线应该用“合理”来评价。

当然,绕月探测二期工程具体的轨道,我的看法是不会这样设计。

记者:当时在设计工程方案,包括轨道运行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些争议?

孙家栋:航天工程绝对没有哪个方案是惟一的。不同的方案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

有的研究小组从非常强的发展观点来考虑问题:第一步就要起步高一些,而且要把以后深空探测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都带动起来。那样,卫星要新设计,火箭改动也比较多,地面测控网在二期、三期甚至探测火星都能用得上,一系列都带动起来了。

就技术方案来讲,这些方案都可以采取,但从全局考虑,最后选择还是先完成一期的任务,等将来二期、三期工程的时候,国家实力更强了,再考虑。

记者:您现在最大的担心和压力在什么地方呢?

孙家栋:压力应该至少保持十几天的时间。发射后,不管围绕地球的7天转得怎么复杂,终究是过去我们发射同步轨道卫星比较熟悉的。一旦加速开始奔月,这个环节是比较关键性的。尤其是到了月球以后,很短的时间之内要把速度降下来,一般来说就这么一次机会,不能有一个环节处理不当。

记者:迈出了第一步,以后二期、三期工程,包括将来可能的火星探测等,考虑的重点在哪?

孙家栋:每一步发展都有实际的问题。比如说我们探月工程,一期是“绕”,二期是“落”,三期时,就是怎么把采集的样品拿回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