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 我们如何应对?

2010.9.09

banquan7.jpeg

8月31日,福建长乐潭头边防派出所官兵在辖区码头帮助渔民转移船上物品。当日,随着今年第8号热带风暴“南川”的逼近,福建沿海渔民陆续回港避风。

banquan7.jpeg

宋连春

banquan7.jpeg

丁一汇

  今年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欧一些国家和地区气候十分异常。

  导致这些气候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面对频走极端的天气气候,如何未雨绸缪加强防范?就人们关心的这些问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研究员丁一汇,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气候变暖使得正常的大气环流发生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

  记者:今年以来,亚欧一些国家和地区气候十分异常,按照气象专家的说法,就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这些气候异常现象有没有共同的成因?

  宋连春: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了趋强增多之势,这无疑是今年天气气候异常的大背景。气候变暖使得正常的大气环流发生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

  全球气候是一个受大气、海洋和陆地等多圈层影响的复杂系统,当某一方面出现异常,必然导致一些地区的气候异常。近期发生在亚欧一些国家的不同类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并不是孤立的,是由大气环流系统异常造成的一系列关联事件。

  记者:最近几个月大气环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造成亚欧气候如此异常?

  宋连春:我国夏季季风区天气气候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它的位置和强度的变化经常伴随气象灾害的发生。今年6―8月,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强大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导致我国气候异常的直接原因之一。入夏以来,西北太平洋在强大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下沉气流异常强,使得中国南方大部地区和西太平洋洋面上空对流活动难以发展,因此台风生成个数偏少。同时,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将海洋上的水汽,沿着它的边缘不断输送到大陆上,随着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变化,先后造成我国华南、江南、江淮、东北和西北东部的暴雨洪涝。

  7月以来,欧洲上空稳定维持了一个强大的暖性高压,它使来自北非的暖干气流不断向北流向东欧至莫斯科上空堆积,并造成高温少雨的天气;另一方面,这个强大暖高压不断引导极地的干冷气流南下,并维持在巴基斯坦至阿富汗中南部的高空,和暖湿的西南季风交汇,导致对流不断发展从而形成该地区持续的强降水。同时,欧洲暖高压南下的另一支冷空气沿青藏高原北缘不断东移,但由于日本上空向北伸展的暖性高压阻挡了这支干冷气流的东进,结果在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形成了稳定的低气压中心,该低压中心使西来的干冷气流与南来的暖湿气流汇合,造成了东北地区频繁的降水过程和朝鲜的洪涝。

  记者:您刚才说,强大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导致6―8月我国气候异常的直接原因。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如此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宋连春:去年6月至今年4月,海洋上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由于大气对前期厄尔尼诺事件的滞后响应,造成副热带高压偏强,加上今年青藏高原积雪偏少,使得青藏高原上空南亚高压偏强,并在高空和副热带高压连成一片,导致了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同时,前期印度洋海温比常年平均值异常偏高,有利于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面积偏大。

  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认识十分不足,目前的预报方法难以给出精细预报

  记者:天气气候频走极端,对气象预报预测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知道你们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怎样才能更准确?

  丁一汇: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两个表现,一是全球变暖,二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和增强。对于气候变暖我们已经有了相当清楚的认识,但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认识十分不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气候异常变化的一种集中表现,是指出现概率非常小的罕见强烈天气气候事件,一般认为其出现概率小于3%,目前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与服务的业务上以5%为判别指标。它具有灾害破坏性大、突发性强和难以准确预测等特点,在其面前人类社会的反应能力和防御能力都显得相当脆弱。

  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不断提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努力探索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气候异常的准确预测是建立在我们对整个气候系统现状和未来演变趋势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尤其是要充分认识气候系统中那些对我国气候异常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气候因子。

  其次是积极开展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背景原因、演变规律和灾害影响的研究和预报。由于这种事件是罕见的小概率事件,目前的预报方法难以给出精细预报,无论从天气上,还是气候上都没有可以借鉴的预报理论和方法。因而今后集中力量研究它们发生的气候背景和天气学条件是十分迫切的任务。目前国内外已经把这个问题列为天气气候预报未来10―20年中力求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宋连春:压力确实很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由多种因素通过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我们对气候异常的研究还很不够,对其发生的原因了解不多。因此,要深入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机理,逐步掌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报的能力。

  另外,要充分利用卫星、雷达等手段,加强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前期异常信号的判断和识别,努力发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报方法,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

  气象等自然灾害分布格局和强度发生重大改变,对原有防御标准提出挑战

  记者:在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之外,还应该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丁一汇:我国城市规划和建筑大多采用几十年前的防御气象等自然灾害的强度标准设计。但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气象等自然灾害的分布格局和强度发生重大改变,对这些原有的标准提出了新挑战。因此,有必要修订传统防御标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进行防灾减灾能力评估,开展气候变化引发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科学规划,增强城市排涝和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建设标准,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镇建设加快,人口密度增加,有很多重要的防灾基础设施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气候条件,过去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脆弱性等弊端逐渐显现。应该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科学周密的气候条件调研,科学分析论证。

  另外,从今年的洪涝灾害看,七大江河并没有出现大问题,发生的洪涝灾害主要在中、小型河流,这些地区防洪能力薄弱,甚至出现逢雨必灾的现象。因而应根据当前的气候变化状况以及未来演变趋势,对旧有的河道、堤防等防灾基础设施进行重新修固、改造,增强其防御灾害的能力,使其能够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冲击。我们不仅要增强大江大河的防洪能力,也要增强中、小型河流的防洪能力,制定中、小型河流防洪规划和标准。

  宋连春:积极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气候异常的影响,强化城乡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时,要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做好气候可行性论证,避免或者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受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或者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的影响。

  我还想特别强调一点: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是强降水、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重点多发地区,是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的地域。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灾害区划和建设规划,完善这些地区防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