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我科学家在南大西洋发现五个热液区和多个热液异常区

2011.3.31

  中国“大洋一号”科考船的环球之旅,取得丰硕的科学成果。在南大西洋的正中央,大洋一号发现了多个新的热液区。

  去年12月8日,“大洋一号”从广州出发,不久进入印度洋开始作业,并于今年1月18日完成第一航段任务。接下来“大洋一号”进入南大西洋,并于2月27日完成第二航段工作抵达巴西。

  “大洋一号”本次科考的首席科学家、海洋二所研究员陶春辉介绍说,“大洋一号”在南大西洋发现了5个热液区和多个热液异常区,表明南纬13—14度洋中脊段是一个极具前景的硫化物富集区。在南大西洋新发现的3个热液区里,大洋一号采集到大量硫化物、热液生物、热液沉积物、蚀变基岩等样品,拍摄了高清晰硫化物和热液生物等录像及照片。科考队员还首次在南大西洋观测到热液区双壳类、虾等热液生物。

  据陶春辉介绍,我国首次在南大西洋中脊硫化物区成功实施高精度、高分辨率海底声学深拖作业,标志着我国洋中脊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我国自主研发的3500米无人缆控潜水机器人也完成了对南大西洋硫化物新区的探测工作,成功采集了海底硫化物和生物样品,同步拍摄了高清晰海底照片和作业全程视频影像。

  热液区是近30年来国际海洋研究的热点。海底热液区的“黑烟囱”喷出了炽热溶液,沉积的硫化物体富含铜、铁、锌,还有少量的铅、银、金、钴等金属。在热液区还生活着耐高温高压的独特生态系统。据统计,从1977年以来,全球已发现160多处海底热液硫化物,其中40%左右位于国际海底区域。而全球约6万千米长的洋中脊只有约10%经过较为详细的调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