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我国启动人与机器人互动研究

2010.12.31

  

  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启动了一项人与机器人可合作互动的重点项目,即“引入人的视—触觉认知及其融合实现机器人与人的仿人交互和合作”研究。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乔红和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罗非共同承担该项目。

  关于智能机器人,研究界一直有3个梦想:像真的动物一样的仿生机器人;能够自我复制的机器人;与人像朋友一样合作的机器人。关于前两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如美国的Big Dog机器人能够在复杂地形上像狗一样行动自如,而美国的Cubes机器人能够通过不断的相互组合形成更为复杂的机器人。但截至目前,能够模仿人类思考并进行推理,进而采取选择性行动的机器人仍然少见。

  让机器人与人成为朋友,需要让机器人具有仿人的感知、推理和行动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在于信息科学与认知科学的深度交叉。这也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前沿和热点。

  项目的主要承担者乔红及其研究小组在今年召开的机器感知与认知国际研讨会上,曾就这一问题与知名学者、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意大利科学院院士Tomaso Poggio进行探讨。Poggio指出,在尚未完全确定人的认知机理的情况下,在机器人中构建类似人的认知机理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也是重大挑战。为抢占信息科学和认识科学的交叉研究的制高点,也为推动机器人研究更上一层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部署了这一项目。

  据乔红介绍,现有的人—机器人交互技术,主要基于模式识别和控制的方法,局限于较为固定的工作场景、任务模式和指令传达方式,交流内容和合作模式比较简单。他们将要研究的机器人主要基于人的感知—推理—行为模式,构建人和机器人的交流和合作,将使人与机器人的交流与合作更为灵活、有效,应用范围也将更加广泛。

  她说:“就科学发展而言,这种模型可实现更系统的智能,需要把生命科学与信息实现融合交叉在一起,这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就科学研究而言,具有推理能力的机器人研究具有前瞻性和重要探索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在最近5年内,美国海军研究室、美国宇航局与相关大学,开始把人的视角转换和换位思考模型引入人和机器人的交互合作系统,并且相信机器人可以成为理想的宇航员伙伴。此外,日本京都大学智能机器人和通信实验室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也有相关研究。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