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前,自制火锅底料、饮料和调味料的餐饮单位必须向监管部门备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并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单上予以公示。”这是全国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以来,监管部门对餐饮服务单位重点监管的第一步。

  目前,“大限”已至,各地实施的效果如何?

  记者从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为止,上海已有6千多户涉及“自制食品”的餐饮单位进行了食品添加剂备案申请。其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必须备案公示的自制火锅底料、饮料和调味料的餐饮单位近500家。

  截至5月30日,上海已有34家违规餐饮单位被立案查处。下一步监管部门还将根据限期内备案公示情况,对重点行业、重点食品加强巡查和抽检,特别是提供自制火锅、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等服务的餐饮服务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及“中央厨房”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江苏省药监部门在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中,截至5月21日,检查餐饮服务单位48442家次,抽检产品764份,其中立案查处55件,案值85.656万元,罚没金额755.9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4起,涉案人员7人,销毁不合格产品155.6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