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与脑小血管病进展相关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脑屏障通透性(BBB)增加。目前尚不清楚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发生是否在小血管病进展之前。对于此,英国西部总医院脑研究影像中心的Joanna M. Wardlaw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12月11日的Stroke杂志上。研究结果发现:基底节区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与小血管病差的功能结果相关,建议大的研究中注意评估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在小血管病进展中的作用。

研究人员随访无残疾腔隙性或皮层卒中患者及其原始卒中后血脑屏障通透性MRI。大约3年后,研究人员评估功能结果(牛津残疾评分,差的结果定义为3-6分)、神经事件再发和MRI上白质高密度(WMH)进展情况。

研究结果发现:70位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岁(SD±11),中位临床随访时间为39个月(四分位范围:30-45)、中位牛津残疾评分为2分(四分位范围:1-3)、差的功能结果与较高的基线WMH评分相关(P<0.001),也与基底节区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相关 (P=0.046)。在48位有随访MRI的患者中,随访时WMH进展与基线WMH (ANCOVA P<0.0001) 和年龄 (ANCOVA P=0.032)相关。

该研究发现:基底节区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与小血管病的功能结果相关。对于那些能够纳入主要预后影响因素如基线WMH和年龄的足够大型的研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长期研究以评估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在小血管病进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