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顾正龙博士PLOS:自闭症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

2016.10.30
近期,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顾正龙(Zhenglong Gu)教授及其同事,在《PLOS Genetics》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儿童,与其他家庭成员相比,他们线粒体DNA中有着更多的有害突变。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线粒体故障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一个原因,但是这种关系的生物学基础还不清楚。为了弄清线粒体功能障碍和ASD之间的遗传学联系,科学家们分析了903名自闭症儿童的线粒体DNA序列,连同他们未受影响的兄弟姐妹和母亲,也进行了测序。他们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异质性突变模式,其中突变的与正常的线粒体DNA序列存在于一个单一的细胞中。与未受影响的兄弟姐妹相比,自闭症儿童的潜在有害突变多出两倍以上,有1.5倍多的突变会改变由此产生的蛋白质。研究人员继续表明,这些突变可以从母亲那里遗传,或者是发育过程中自发突变的结果。

科学家们指出,与不受影响的兄弟姐妹相比,这些突变相关的风险,在具有较低IQ和较差社会行为的孩子当中最为明显。携带线粒体DNA有害突变,也与ASD儿童当中神经和发育问题的风险增加有关。由于线粒体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通常与ASD及其他神经发育障碍有关的代谢紊乱。对高风险家庭的线粒体DNA中的突变进行评估,有助于改善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顾正龙教授说:“我们研究的结果,得到了最近的ASD研究的支持,呼吁关注诊断为自闭症的儿童,他们有一种或多种发育异常或相关的合病临床症状,应该进一步检测他们的线粒体DNA和线粒体功能。由于许多神经发育障碍和相关儿童疾病的异常,都归结于线粒体功能障碍,并可能有线粒体缺陷作为一种常见预兆,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阐明这些疾病的基本线粒体机制。最终,了解神经发育障碍的积极方面,可能带来全新的治疗方法,也带来靶定线粒体的预防策略。”

顾正龙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酵母的有氧发酵进化研究,及该过程对于癌症等复杂疾病的生理学和多基因调控的影响;线粒体的功能、进化及其疾病相关性研究。2000年以来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近40篇。2014年7月他在PNA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健康人中线粒体异质性有可能比以往预期的更为常见。千人基因组计划(1000 Genomes Project)中近90%的健康参与者至少包含一种异质性,20%具有与疾病相关的线粒体基因组突变。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