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孟晓林博士:中国地理空间信息研究开始走向世界

2013.9.17

中英地理空间信息联合研究中心英方主任孟晓林

  9月9日至10日,第二届国际形变监测学术会议(JISDM)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召开。会议期间,科技日报记者就中英地理空间信息领域合作等问题采访了诺丁汉大学中英地理空间信息联合研究中心英方主任孟晓林博士。

一场学术会议,50余位中国学者

  对于形变监测这一概念,或许很多人不太清楚,但提起测绘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人们则会恍然大悟。全球卫星定位、卫星遥感等技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形变监测作为地理空间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安全、秩序地运行起着重要的防护作用。

  孟晓林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地震、海啸、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人工建筑老化趋势也逐渐显现,隧道坍塌、桥梁断裂等事故时有发生,造成极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形变监测就是要对自然环境和人工建筑的变化情况进行细致监控,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孟晓林介绍说,此次国际形变监测学术会议,是国际三大主要的地理空间信息组织: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和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ISPRS)第一次共同将形变监测作为一个主题来进行专题讨论。会议吸引了来自27个国家地区的200多名专家学者,他们在20个专题讨论中围绕目前国际上形变监测所存在的理论、技术和管理等问题,以及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现状与未来展开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有50余名来自中国政府、企业以及主要的学术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孟晓林表示,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态势良好。

  “中国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研究已经开始走向世界。”孟晓林博士说。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测绘技术走出国界

  谈及诺丁汉大学与中国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合作,作为地理空间信息国际合作积极倡导者的孟晓林博士如数家珍。

  据孟晓林介绍,在2003年,中国政府决定参与欧洲新一代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项目,即伽利略计划,诺丁汉大学成为了英国唯一一个与中方合作的高校。“通过参与伽利略计划,中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开发自主导航系统对国家安全与国计民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我们对此合作项目的参与,也开启了诺丁汉大学以至英国与中国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合作的大门。”孟晓林对于中英在地理空间领域的初始合作印象深刻。

  在伽利略项目上进行合作之后,诺丁汉大学开始将与中方的技术合作转向产业。2007年中英创新科技计划启动,鼓励两国的大学、科研机构进行更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合作。依托该计划,诺丁汉大学与中国相关企业的合作更加紧密,并开发出了多种满足市场需要的低成本、高精度的导航定位产品。

  培养国际型人才是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目标,也是孟晓林在推动中英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合作过程中十分看重的内容。2009年,原国家测绘局,即现在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经过多重调研评估,将孟晓林所在的诺丁汉大学诺丁汉地理空间信息研究所选定为该局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高层测绘人才海外培训基地,此后每年都会有数十位国内测绘领域的专业人才到诺大进行培训。2011年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联合成立了中英地理空间信息联合研究中心。2012年3月,中心被中国科技部选定为国际合作基地;目前该中心还承担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培训联合国地理信息项目管理人才的重任。

  “让测绘技术走出国界是一个战略性决策”,孟晓林说,“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追踪掌握国际先进的关键技术,打造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也有助于树立中国的开放形象。”

  参加此次会议的IAG主席、卫星导航领域的权威专家克里斯·里佐斯教授向记者表示,中国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其水平已居于世界前列,中国同仁积极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

  而孟晓林则强调,今天中英两国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合作得到了世界同仁的认可,这离不开科技部等国内相关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国内行业同仁的敬业守职、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

合作的推动者,项目的“操盘手”

  中英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国际合作中,随处可见孟晓林的身影。他既是两国合作交流的一个最活跃推动者,也是两国间多项合作项目的一个主要“操盘手”。

  作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孟晓林频繁往返于中英两国,努力推动相关的交流与合作,广为中国测绘届熟悉、认可。诺丁汉大学副校长克里斯·路德教授也表示,诺大与中国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孟晓林功不可没。

  对于自己的工作,孟晓林很有成就感。他说,他当年是靠着国家的奖学金完成了大学学业的,虽然出国已有15年,但在海外求学和教学生涯中,自己一直保留着一颗报恩之心。在自己主持或参与的所有国际重大项目中,几乎都有中国同仁的身影。

  “我常教育学生要有胸怀,有社会责任感,要学习比尔·盖茨,在有成就之后懂得努力回报社会,这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养。而尽最大努力帮助中国的科技进步,则是每一个海外华人学者的责任。”孟晓林说。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