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气候变化使小麦作物面临患病风险

2014.2.28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带领的国际研究显示,由于气候变化影响,未来十到二十年内,部分小麦病害疫情的严重程度或将增加。

  研究人员在中国进行了调查,旨在建立气候与小麦赤霉病疫情严重程度之间的联系。这项基于气候的模型随后被用于预测2020年-2050年期间,未来气候条件对赤霉病严重程度的影响。

  该校医疗与生命科学学院的植物病理学教授布鲁斯·菲特表示:“针对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存在不少争论。未来粮食安全的关键是确保我们有充足的粮食,能够养活日益增长的全球人口。”

  小麦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碾磨后可用于制作面包、早餐麦片、蛋糕、比萨饼、糕点、汤及许多其他食品。小麦赤霉病病情严重,对全球多地的小麦造成影响。疫情严重时的小麦损失可高达60%。而在某些情况下,病菌能够产生名为霉菌毒素的有毒化学物质,使损失进一步扩大。谷物中的霉菌毒素水平可能致使谷物不适宜人畜食用,因而其安全水平受到法律限制。

  菲特教授表示:“我们已知气候在小麦赤霉病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率由作物开花期的温度及潮湿天气的发生决定。”

  该模型在被用于预测气候变化可能对小麦作物产生何种影响时显示,小麦的花期将普遍提前,而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率将会大幅增加。

  研究表明,本世纪中期(2020-2050年),气候变化将增加中国华中地区冬小麦爆发严重小麦赤霉病的风险。

  气候变化对英国小麦的影响得出相似结论,预测称,英国将迎来更为温暖湿润的冬天。这表明,英国小麦作物的小麦赤霉病发病率也将增加。

  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口吃不饱,而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又威胁着未来的粮食安全,因此有必要提高对全球范围内的作物疾病的控制。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