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水葫芦大面积爆发 沪河道部门"多兵种"保护河道

2012.10.16
    10月以来,本市将进入水葫芦等季节性水生植物大面积爆发期,来势汹汹的水葫芦将严重威胁上海河道的水环境健康。新民网记者今天(10月16日)获悉,全市河道部门将联合市容绿化等职能部门开展打捞大会战,一场“多兵种”联手的“母亲河保护战”将在全市打响。

  据了解,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枝匍匐于水面,其繁殖速度极快。水葫芦本身有很强的净化污水能力,但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容易造成水质恶化, 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甚至会堵塞水道;上游河道爆发性增长的水葫芦若不及时打捞,会沿河向下游漂移,并直接影响到中心城区黄浦江、苏州河水域景观;水葫芦 大面积出现,还会缠住和遮挡航标,使船员无法看清航标,影响航运。

  上海属于长江和太湖流域下游的典型平原感潮河网地区,与江浙有众多河流相接,使得金山、青浦、松江等上游地区成为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泛滥的重灾区。记者从市水利管理处了解到,仅9月份,金山区就打捞6800余吨水葫芦,同比去年有明显上升。

  针对水葫芦将大面积爆发的趋势,水务部门将加强上下游、左右岸的协同互动,加强与流域机构、环保、市容绿化、海事、港口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堵、挡、拦、捞”一体化作业,全力将“水上长龙”的危害消灭在萌芽时期,确保市区黄浦江、苏州河水域的整洁、美观。

  此外,面对水葫芦的泛滥趋势,市河道管理部门呼吁在太湖流域建立三方联动机制,特别是同为浦江上游的苏浙沪应三方联动联防,全力阻击水葫芦等季节性水生植物污染。针对水葫芦上岸处置较难、影响环境等特点,要积极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探索水葫芦化废为宝的新途径。

  同时,水务部门也呼吁社会市民积极响应“共同营造优美水环境,向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献礼”的倡议,开展“爱水护河”志愿活动,配合河道保洁部门,做好家门口的河、塘、沟、渠等打捞工作,努力营造“水清、面洁、岸绿”的优美水环境。(新民网记者 李欣)

  >>小资料

  水葫芦是十大害草之一

  水葫芦(Water Hyacinth),又名凤眼莲、水浮莲、布袋莲、凤眼蓝,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原产南美,1901年为了解决饲养生猪饲料不足被引入中国。水葫芦的繁殖 速度极快,它以每周繁殖一倍的速度滋生,在中国南部水域广为生长,成为外来物种侵害的典型代表之一。

  少量水葫芦对水环境有益,能消耗水中多余的氨、氮等有机物,但是一旦泛滥,就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氧,导致水生物死亡。

  由于水葫芦适应性和繁殖力极强,往往会快速占领池塘、水沟和低洼的沼泽田以及湖泊的死水湾,不利于其它水生物的生长,已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