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烟台海岸带所溢油污染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3.11.26

  石油烃已成为全球海洋(尤其是河口及浅海)的主要污染物,且污染程度逐渐加剧。石油污染的危害是不可挽回的和长期的,可对沿海渔业、养殖业以及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危害。近年来,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河口研究组对我国河口及近岸海域典型溢油污染区进行了研究。

  2010年,大连“7.16”溢油事故对大连新港邻近海域和近岸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损害。河口研究组充分发挥生态与污染学科交叉优势,采用定期样品采集和色谱质谱分析的手段,对该溢油事故进行了持续跟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经过海岸带环境自然风化210天后,溢油中的最主要组分(饱和烃)约消减 40%;除了生物降解外,挥发、光氧化等其它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对海岸带环境中溢油的自然消除亦起重要作用。研究亦指出,当风化作用强烈,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化学指纹亦难以明确判识溢油源时,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单体烃化合物同位素指纹,能有效地用于重度风化溢油源的解析。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Wang et al., 2013,68:917~926.)。该项研究被国际同行专家认为是“为海岸带溢油中中长期风险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烟台海岸带所河口研究组专注于河口物质输运以及石油烃污染研究。近年来,针对频发的海洋溢油事故以及油田开采造成的石油污染进行了系统研究,系列成果已发表在Applied Geochemistry、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等期刊上。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