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石墨重走稀土老路:“低出高进”式能源尴尬待破解

2014.8.14

  石墨,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正在以每吨3000多元初级产品出口的方式持续流失。然而,国内企业需要的石墨尖端产品,只能再以出口石墨上百倍的价格,每吨几十万元进口买回来。

  在我国大量出口石墨初级产品的同时,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却早早把石墨列为了战略资源,严格控制开采。美日韩是进口中国石墨最多的国家,也是石墨深加工产品的主要供应者。由于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对石墨深加工的技术进行封锁,一直无法实现技术突破的国内企业几乎没有生产顶尖石墨产品的能力。由于国内企业产品缺位,石墨尖端产品的需求只能通过高价进口得以满足。初级产品低价出口,高端产品高价进口,中国石墨产业的损失难以估量。

  “低出高进”石墨之殇

  粗放经营、低出高进、深加工薄弱。这是我国当前石墨行业的现状。据wind数据,截至2014年4月,中国有127家石墨和滑石开采企业,919家石墨和炭素制品企业。中国经济周刊报道,近千家石墨企业中,石墨资源滥采乱掘、粗放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开采和加工呈现无序化状态。我国石墨初级产品出口价格长期保持在每吨3000~4000元人民币之间,但经国外加工提纯再进口至中国的深加工产品价格暴涨。例如,我国核电站使用的“各向同性石墨”几乎全部来自日本的东洋碳素,每吨价格约45万元,而成本不过5万元。由于先进石墨加工技术被美日欧盟等少数国家垄断,导致我国石墨资源“低出高进”状态长期存在。

  “对于能源领域出现的‘低出高进’的局面,主要是因为我国并没有掌握能源深加工核心技术,而先进能源深加工技术被美日欧盟等少数国家垄断,所以导致我国资源‘低出高进’、外国‘以购代采’的状态长期存在。而且在销售领域,由于大多为原料销售,市场秩序混乱相互竞价成为常态,致使资源低价流失海外”。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行业研究员马思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我国能源行业起步较晚,核心技术、核心设备、核心ZL多被国外巨头把持,国内企业在该领域的攻关工作始终无法赶超,低端出口、高价进口变成了诸多企业生存的重要模式,极大地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附加值的提升,资源浪费、产能过剩、结构失衡等问题也接踵而至。

  黑龙江奥宇石墨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金柱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石墨初级产品大约以每吨3000元~4000元价格出口,但被加工成一个人工心脏瓣膜,价格高达12万元。

  对于这样“低出高进”的尴尬局面,中国石墨行业协会轮值会长、日新集团董事长张彬警告称:“如果不改变石墨行业的格局,再过20年,中国将无石墨可采!”他认为,国家层面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一产业的转型升级。

  其实对于出现的“低出高进”的现象,并不只是石墨行业所特有的。对于钢铁行业而言,进口高价铁矿,出口低价钢材已经成为常态。稀土领域亦是如此。

  石墨成为下一个稀土?

  稀土是一种叫做镧系元素的统称,其中包括17种稀有化学元素,在超导、航空、激光、永磁等高科技领域应用极广。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稀土资源一直被当作白菜大规模贱卖。据统计,我国稀土储量仅剩2700万吨,在世界总储量中占比由过去的7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30%。中国并非世界上唯一拥有稀土的国家,却在过去几十年承担了供应世界大多数稀土的角色,结果付出了破坏自身天然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代价。按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未来极可能需要高价进口。

  中国虽然出口稀土,但是这些低价出口的稀土,在国外经过深加工之后,往往以几十倍甚至百倍的价格再卖给中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曾表示,1995年到2005年10年间,因为低价出口稀土,造成中国外汇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

  业内人士表示,天然石墨作为一种前景很好的不可再生资源,应该适当限制其初级产品的出口,将更多的精力花在扶持高端产品的发展上,“不能让石墨走稀土的老路”。

  马思明表示,石墨对于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比稀土有过之而无不及。石墨作为一种天然碳材料,被发达国家日益重视,而中国却依然只是产业链条中的原料供应者。一些发达国家也有石墨矿藏,但考虑到其重要性、稀有性以及开采的环境成本,都把本国石墨资源作为战略资源进行储备,限制开采,转而从中国等其他国家低价进口石墨初级产品,用于生产或储备;我国目前约有近千家石墨企业,石墨资源滥采乱掘、采富弃贫、粗放经营、管理水平低的现象比较普遍,开采和加工呈现无序化状态。长此以往,石墨就有可能演变成当前稀土的状况。

  周修杰指出,石墨行业跟稀土行业一样,都已经成为中国低端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国家层面政策把控不严、地方政府整顿工作不利、龙头企业技术落实,多重因素使得我国石墨行业一直以低端制造、低端出口为主。这在我国能源行业、资源类产业中广泛存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是导致这类问题长年发生的根本原因。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石墨行业,应借鉴稀土资源管控模式,从全国范围内调控石墨产能。由于中国在全球石墨资源格局中并不像稀土那样占据绝对地位,并且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已经在WTO败诉,管控模式在当前的国际贸易格局下作用有限。然而中国的石墨产业确实需要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以实现从粗放向精细经营的转变。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对于石墨产品的生产、出口等问题,国内可以借鉴对稀土的操控方式,将资源整合起来。不能等到没有资源了,才去整合。政府现在需要借鉴管控稀土资源的模式,进行相应的资源整合与技术研发引导,以免让石墨资源重走稀土的老路。

  破解之道:统筹规划 转型升级

  石墨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具有耐高温性、抗热震性、导电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可塑性等众多特性,一直是军工与现代工业及高、新、尖技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石墨应用范围广泛。曾有专家预言:20世纪是硅的世纪,21世纪将是石墨的世纪。

  目前,我国石墨矿藏滥采乱挖现象频发,许多没有正规矿山开采能力的中小企业也混迹其中。而且,不少企业使用的仍是二三十年前的设备和技术,石墨企业生产状况呈现“小、散、乱”的特点,以至于能耗高、污染重、生产效率低,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严重污染环境。治理石墨行业已经迫在眉睫。

  周修杰表示,治理石墨行业,一方面,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国企央企应当及早进行行业整顿,产能优化、结构调整工作必须及时到位,违法违规行为应当彻底根除;另一方面,核心技术、核心设备的研发制造工作需要龙头企业、科研院校多加努力,产业链条各环节的核心竞争力都需要不断提升,以此来促进石墨行业附加值的增加。

  由于我国石墨出口大都是初级产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我国对于石墨产品的核心技术没有掌握,以至于受到国外企业的控制。谈及石墨产业,张彬认为不缺资金,不缺市场,主要缺人才。对于石墨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提升企业科研开发显得十分必要。企业科技水平提升的保障是行业能在规范的环境下运行,这方面还要依赖于国家和地方对行业的整顿和对企业的严格准入。

  马思明则指出,要破解石墨“低出高进”的尴尬局面,还需要国家借鉴稀土资源管控模式,从全国范围内调控石墨产能;鼓励科技研发,统筹规划石墨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石墨产业扶持、统筹规划石墨产业;保护性开发石墨资源,建立石墨资源储备机制;积极争取石墨资源的国际定价权;维护中国石墨主权,坚持石墨资源管控的立场;另辟蹊径,减少中国石墨的国际争端。

  中国有广袤的国土,但是如何通盘考虑并最有效率地利用这些资源,有关管理部门考虑得还不够充分。对于像石墨、稀土等这类资源,如果不进行统筹规划,任由“低出高进”的局面发展,不仅会造成资源大量外流,也给国内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我们必须要通过对内监管来保护珍贵的资源,否则就会沦落到“为他人做嫁衣”的境地。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