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空间中心研制的风云三号B星三种有效载荷通过在轨测试

2011.3.24

  3月21日至22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风云三号B星(FY-3B)在轨测试总结会,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制的微波湿度计(FY-3B/MWHS)、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FY-3B/TOU)和空间环境监测器顺利通过在轨测试。

  微波湿度计(FY-3B/MWHS)

  会议听取了FY-3B/MWHS在轨测试小组所作的在轨测试报告,性能指标全面超越FY-3A星微波湿度计,与会专家和领导给予肯定和好评。

  风云三号B星于2010年11月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微波湿度计于2010年11月11日开机工作,至今已连续在轨运行四个多月,遥测数据和科学数据的分析表明仪器工作正常,状态稳定;图像层次分明,信息量丰富,反映了大气中的水汽分布及不同高度层面的特征。

  在FY-3A星微波湿度计的基础上,项目组通过论证及优化设计,对技术方案进行了完善和改进:第一,电源单元由分立元器件改用DC/DC模块设计,减小了二次电源纹波,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第二,数字电路关键部件改为单独供电,消除了A星个别通道的图像干扰现象;第三,改进射频本振链路设计,减少元器件数量,提高了可靠性。

  FY-3B星微波湿度计按照要求完成了在轨测试工作,测试内容完整。在轨测试结果表明,仪器工作状态稳定、性能良好,所有指标满足任务要求,其中灵敏度与A星相比有了大幅度提高。经过与在轨运行的国际同类探测仪器做交叉比对,灵敏度和探测精度均优于国外设备,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星载高频率微波辐射计方面的水平与能力。

  目前,风云三号A星和B星同时在轨运行,达到了每天4次全球覆盖。两台微波湿度计组网运行,也将大力提升我国气象监测水平和天气预报预测的能力。

  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FY-3B/TOU)

  会议听取了FY-3B/TOU在轨测试小组所作的在轨测试报告,经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FY-3B/TOU完成了全部功能和性能指标在轨测试,测试内容完整,经过初步反演实验结果表明,产品满足指标要求。

  FY-3B/TOU是继FY-3A/TOU之后,又一成功在轨运行的星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

  空间环境监测器

  FY-3B空间环境监测器于2010年11月11日13:11正式开机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和空间中心共同组成FY-3B卫星空间环境监测器在轨测试小组,对监测器的在轨工作情况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在轨测试。测试过程中,仪器工作稳定,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均满足任务要求。测试组还将FY-3B卫星与国外现阶段在该轨道高度开展空间粒子测量并进行业务监测的卫星NOAA-17进行了比对。通过比对,质子和电子的相关系数高达0.98和0.97,通量分布及变化趋势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空间环境监测器对空间环境及效应的监测能力。

  会议听取了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做的在轨测试报告,专家们一致认为FY-3B空间环境监测器完成了全部功能和性能指标在轨测试,测试内容完整,产品满足指标要求。FY-3B空间环境监测器在轨测试获得圆满成功。

  FY-3A空间环境监测器于2008年6月3日正式开机,至今已工作2年半以上,利用FY-3A卫星和FY-3B卫星的轨道差异,进行双星数据合成,使原业务系统中空间环境监测器高能粒子全球分布产品的生成周期从16天缩短到10天,提高了空间天气监测预报能力。

  FY-3B空间环境监测器由高能离子探测器(1台)、高能电子探测器(1台)、辐射剂量仪(3台)、电位探测器(2台)、单粒子探测器(1台)、环境远置单元(1台)共9台单机组成。用于监测卫星轨道高度的高能电子、质子和重离子,实测这些粒子引起的辐射剂量效应、表面电位效应,并检验国产CPU在轨抗辐照能力,为空间天气业务、卫星的在轨安全保障和抗辐射设计服务,是继FY-3A星后,又一次在该轨道空间进行空间环境及其效应的大规模联合探测。

banquan28.jpeg

2010年11月16日全球臭氧总量分布

banquan28.jpeg

FY-3B星微波湿度计全球亮温图像

banquan28.jpeg

2010年11月12日-11月21日FY-3A和FY-3B卫星高能质子探测结果

banquan28.jpeg

2010年11月12日-11月21日FY-3A和FY-3B卫星高能电子探测结果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