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耕地负载逐年加大 耕地质量下降不容忽视

2013.5.21

  近日,农业部发布了关于下达2013年耕地质量保护项目资金的通知,明确提出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开展耕地地力调查评价、耕地质量监测等方面的用途。耕地质量下降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介绍,当前,我国耕地既存在数量问题,也有质量问题。从数量上看,我国耕地面积18.26亿亩,人均不足1.4亩;从质量上看,中低产田占70%以上,耕地负载逐年加大,区域性退化问题日趋严重。据全国耕地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在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下降,每公斤平均含量26.7克,与30年前相比降幅达31%,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80厘米至100厘米下降到20厘米至30厘米,很多地方已露出黄土。同时,南方土壤酸化、华北耕层变浅、西北耕地盐渍化等土壤退化问题日益突出,耕地质量下降给粮食稳定生产造成一定威胁,也给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

  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后劲不足、污染加重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研究员徐明岗介绍,粮食产量70%至80%应靠基础地力,20% 至30%靠水肥投入,而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仅为50%。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认为,化肥长期不合理施用,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衡,降低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直接影响耕地质量。

  造成我国耕地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耕地的利用和管理不当。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大多使用小型农机具耕翻整地,浅耕、旋耕面积占到机耕面积的64%。由于长期频繁浅耕作业,造成耕层变浅,土壤物理性能变差,土壤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同时,由于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既缺乏能力也不愿在养地方面加大投入,虽然知道过多使用化肥会降低农田质量、污染水源,但为追求产量,大多数农户依然增加化肥使用量。从现实情况来看,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推广普遍较难,无论是生产量还是使用量都非常小。

  针对耕地质量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我国对耕地质量建设投入和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资金8亿元,推广应用秸秆还田腐熟、绿肥种植、土壤改良地力培肥、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等技术,推广面积3700万亩。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从根本上改善耕地质量,控制化肥过量施用,还要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措施,建立改善土壤质量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积极推进耕地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耕地质量监测预警预报、耕地质量定期调查等制度,建立耕地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耕地质量建设长效投入机制,完善《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其次,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组织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推广应用地力培肥技术;做大做强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在南方稻田区大面积应用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在北方地区大力推广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腐熟技术;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加大对退化耕地、新补充耕地及新建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力度。同时,依托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307个地市级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和3070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从而推动大规模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基础支撑。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