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环境信息技术与应用交流会:聆听信息化发展好声音

2015.1.12

  在前不久举办的2014年全国环境信息技术与应用交流会的分论坛上,有一个让人新奇的现象:几乎所有参会者都提前到达,围在会议室的门口,掏出手机扫描APP应用二维码。

  而这个APP应用客户端,不仅收录所有参会者的通讯信息,还可以上传文件,分享与会嘉宾的发言,进行实时消息互动。“不愧是信息化会议,真是‘高大上’”,一位参加论坛的代表兴奋地说。

  的确如此,信息化的新技术、新应用正悄然渗入人们工作生活的点滴之中,“信息化”也成为党的十八大后的热词之一。然而,环境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信息化战略的落地,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为此,大会主办者——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称,交流会目的就是要搭建这样一个“落地”的平台,探索环境信息化的发展路径,促进环境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使信息化由概念、口号变为策略、行动。

  搭建沟通平台:不同业务领域思想碰撞

  刚刚过去的2014年,信息化发展硕果累累。

  APEC第21次峰会在北京召开,新型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超级联接推动跨国合作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将在APEC区域合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届国际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开幕,随后又启动了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都凸显了在互联网成为振兴经济发展新引擎形势下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成功搭建起中外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

  而“双十一”网络购物节,淘宝的单日交易额更是达到571亿元,其中手机客户端成交占42.6%,这个比例在2013年仅为15.3%,可见信息技术发展之迅猛。

  环境保护工作的主战场、大舞台更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2014年年底,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部长专题会上强调,信息化是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经济新常态下的环保工作更是要与信息化紧密结合起来。他还提出了环境信息化发展要迈向整合、共享、畅通的理念与思路。

  “这次全国环境信息技术与应用交流大会,就是要彰显环境信息工作的重要性。”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主任程春明介绍说,会议得到了环境保护部办公厅、相关直属单位、各省市县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全国50多家企业积极参与,近500人参会,交流大会搭建起政府、企业、学者、公众的沟通平台,通过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启发促进、融合提升。许多参会的地方环境信息中心主任表示,通过不同业务领域思想的碰撞,真正把脉信息技术发展,使环境保护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起来,收获颇多。

  共享地方成果:推动技术与管理业务融合

  记者了解到,此次交流大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到100多个环境信息技术与应用案例,并从中评选出了13个优秀案例。这些案例集中代表了近年来地方环境信息化工作的突出成果,展示了企业信息化成果在环保领域的典型应用,也预示未来环境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在信息化建设向着数据和计算能力高度集中模式发展的今天,数据中心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从环境保护部到地方环保部门,数据中心的建设已经累积了不少成功经验。

  如今,环境保护部网站数据中心已经成为社会和环境管理部门信息交互的重要支撑平台。在辽宁,环境信息数据中心平台系统把各部门的公共信息存储在数据中心,将各类环境数据统一管理,成为服务环保厅各项业务的智能化平台。在吉林,环境数据中心项目全面整合省环保厅的环境业务和空间数据,建立起集感知、监测、管理于一体的数据中心和海量空间数据库。

  在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方面,也有不少实践案例。广东环境地理信息共享服务通过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的模式,建立起环境地理综合数据库,并实现跨部门、跨业务、跨地区的共享协助,实现全省环境管理“一张图”模式。云南通过统一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协同管理理念,建立起统一的污染源数据中心平台,形成完整的动态管理机制。

  GIS技术以其可视化、专业化、科学化的优势,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中科宇图公司通过“以业务带图、以大地图服务于业务”的模式,实现了环境GIS“一张图”的应用主导。北京超图软件公司以环保部减排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构建了全新的环境GIS应用模式,实现了统一业务协同的地理信息共享。

  把脉发展趋势: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2014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不再是云里雾里的新鲜事物,而是从虚拟走向实践、走向应用。

  交流大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宁家骏、罗建中教授分别做了主题报告,围绕电子政务发展趋势与特点、发展模式、政府管理创新、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内容,分析了国家电子政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新思路、新构想、新模式,引发了参会者对环境信息技术与应用的深入思考,也为环保部门谋划“十三五”环境信息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而5个分论坛则汇集“头脑风暴”,充分交流了有关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最新应用成果。其中不乏如微软研究院博士郑宇介绍的用大数据解决城市拥堵、污染问题等最前沿的理论与实践案例,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对于信息化的未来发展前景,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总工魏斌总结说,基于云服务模式的政务公共服务是大势所趋。云计算推动信息化管理模式变革,加快了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集中。基于云计算的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发展的主流,环保部门必须加快观念转变,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与服务模式的转型,应对变革。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开放数据,并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企业拥有的大量行业数据相结合,形成大数据,以此改进政府治理方式,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增进民众福祉,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问题与主要趋势,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需求迫切。

  同时,政府信息服务方式也呈多样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具有上网功能移动终端(智能手机、PAD)普及率的提高,改变了政府部门的运作方式,促进了政府信息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微门户、政务APP提供多渠道的服务,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魏斌还指出,今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会不断深入。环保物联网已从废气、废水自动监控扩展到危险废物、重金属、辐射源自动监控,从污染源源头自动监控,扩展到污染源工况监控。环保物联网逐步与智慧城市融为一体,成为一大亮点,与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能源等关联应用,促进了各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满足用户需求:合作开放实现共赢

  面对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环境信息化建设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环境信息化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前行,成为与会嘉宾关注的热点。

  对此,程春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介绍说,来自IBM、微软、EMC等全球著名的信息企业传递出的信息化五大趋势,分别是移动、大数据、云、社交和安全。这些新的移动设施、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其着力点就是社交,这也是未来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核心驱动力。

  信息化发展就是要立足于用户需求,发现、挖掘用户潜在需求,以个性化满足用户需求——分析、集成用户需求,从而不断创造出新的信息化发展增长点。程春明强调说,这其中的核心理念就是合作、开放。

  “唯有开放的心态,合作的精神,才能形成共赢的局面。未来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就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建立在开放、合作基础上,提供面向用户的、安全的应用解决方案。”

  对于大数据的应用,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徐富春则强调,最有价值的数据是行业内部几十年来已经积累下来的业务数据,它不一定是最大的数据,也不一定是最新潮的数据,但它一定是具有最大价值的数据。而数据应用是关键,云计算和平台是大数据的基础和必由之路。

  针对未来大数据的发展,徐富春表示,要增强数据战略认识,强化示范应用,推动应用发展;要加强部门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整合分散应用系统,建立一体化信息化模式;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环境保护数据统一共享、考核平台。

  程春明表示,要实现信息化对环保业务的支撑,真正使信息化成为环保工作的第一助力与基础保障,不能仅仅依靠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应用维护,更要依靠各方力量的整合、合作,依靠信息的开放、共享、集成,汲取所有环保人之智慧,用数字管理环保、用数据支撑环保,使得环保决策有支撑、环境执法有依据,打造“数字环保”,推进环保工作依法行政。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