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各方推动 新能源汽车磕磕绊绊上路

2012.1.18

  在各方因素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正在形成产业化热潮。但是,备受关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迟迟未出台,相关企业在研发投入、零部件配套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之路并不平坦。


  在2011锂电池关键材料技术与产业投资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部部长侯福深介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对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漫长发展后迎来第三次热潮

  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正逐渐实现商业化

  新能源汽车的诞生甚至早于内燃机,几起几落之后,终于迎来了发展热潮。现在,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正逐步迎来商业化。其中,混合动力汽车目前的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300万辆。

  据侯福深介绍,尽管未来5~10年内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但2012~2013年还会有大量新车型密集上市,2015年燃料电池汽车也将初步实现商业化。国际能源署根据各国上报的销售情况预测,2020年全球纯电驱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将达到700万辆。

  受到电池技术的制约,电动汽车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大规模发展。近几年,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的发展为电动汽车在特定市场下运行提供了技术可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成为各国发展的战略重点,其销售也从政府主导下的示范推广,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私人消费。

  侯福深认为,商业化只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因素之一,此次产业化热潮综合了形势要求、政策推动、企业努力等多种因素。

  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能源形势促使各个国家不断加严汽车能耗等方面的标准。各国政府从提高汽车产业竞争力和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通过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组织大规模政企合作伙伴计划、实施市场导入期的扶持政策等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研制与推广应用。大型汽车企业也纷纷发布自己的电动汽车发展计划。

  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存路线之争

  发展方向不明确,研发投入、零部件配套等方面存在问题

  侯福深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国基本奠定了动力汽车从整车到零部件的全产业链研发能力,实现了规模化的整车生产和商业化示范运行,同时初步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体系和市场推广体系,带动了产业链投资。但作为指导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10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却迟迟未出台,分析认为,这与各方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上无法统一意见关系密切。

  业内专家表示,科技部倾向于优先发展电动汽车,将其作为新能源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具体的产品开发上,科技部主张在大型公交和小、微型汽车市场突出发展纯电动车,中型汽车则主要向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方向发展。工信部倾向于节能汽车(包括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和新能源汽车(包括充电式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两条腿走路”。

  2010年7月,工信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规划了新能源汽车今后若干年的发展重点,其中提到“重点是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注重传统汽车技术水平的提升,发展节能汽车,跟踪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此后,企业开始加大纯电动汽车的研发,从发展趋势来看,纯电动汽车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种类电动汽车。

  侯福深认为,电动汽车如何发展应更多考虑市场需求,现在的企业在市场研究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应该从市场需求出发,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发展规划和战略。

  除了路线之争,我国电动汽车行业还存在其他问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对包括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300多家企业的调研显示,2010年我国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投入达到56亿元。这虽然较往年有所提高,但国际上一个汽车巨头的投入可能就会超过这一数字。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我国企业在动力电池等方面的研发投入相对不足,整车投入所占比例很大。“这个顺序恰好应该反过来,材料投入应该多于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多于整车,才更有利于产业发展。”侯福深说。

  此外,我国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众多,但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大的骨干零部件企业尚未形成。整车企业所用的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配套企业没有固定,同一种类产品多家配套,整车企业还处于优选和培育关键零部件企业的时期,并没有形成成熟的配套关系。

  如何应对国际竞争?

  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在扩大,技术创新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

  对于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侯福深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我国在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掌握了一些产品开发的方法,建立了开发体系,但在产品技术水平、产业化能力及市场推广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而这种差距甚至会进一步扩大。

  国际上对电动汽车发展非常重视,一旦国际上的汽车和动力电池巨头加大投入,他们所拥有的高效、高质量研发体系以及资金、资源优势,将对我国的产业发展造成很大挑战。

  因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开始牵头组织联盟,把企业的力量集中在一起,进行技术攻关,我国主要整车企业也加快了电动汽车开发步伐。截至2010年底,共有50家企业的180多个车型进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目前,我国已有25个城市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300多个车型得到推广,数量超过1万辆。

  “十二五”期间,电动汽车总研发投入预计将达到460亿元。尽管现在通过示范将电动汽车推入了市场,但纯电动汽车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产品和系统,有大量的技术研发工作要做,包括动力电池性能提升和成本控制、全新结构整车开发与系统优化、安全性能改善、汽车轻量化等多方面。“技术创新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侯福深说。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