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山大学何芳良再发Science新文章

2013.9.29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何芳良教授早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学方法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生物多样性。近期何芳良教授研究组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处合作,发表了题为“Near-Complete Extinction of Native Small Mammal Fauna 25 Years After Forest Fragmentation”的文章,提出了维持大片完好广阔森林,才能有效维持热带生物多样性的新观点。

  何芳良教授2011年曾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证实人们对物种灭绝的速率存在高估,实际速率只有现有研究结果的40%左右。并指出尽管这一研究表明真实的灭绝速率比原来估计的要低,但这并不能减轻真实存在且日趋严重的生境丧失对物种灭绝的危害。

  自工业化以来,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的各类生态系统。如何阻止或减慢由生境破坏、外来种入侵和气候变化等所引起的物种灭绝是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但是由于生态学研究的长期性,物种灭绝的实际观测或实验证据并不多。过去的证据大都局限在观测鸟类对生境破坏的反应。

  在最新这项研究中,来自新加坡、中国、美国、泰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小组根据对泰国南部一个165平方公里水库区上的16个不同大小(0.3-56公顷)的人工岛屿小哺乳动物长达26年的观测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自80年代中该水库建立时起,各个岛上的哺乳动物快速地消失:岛屿物种消失一半的平均时间仅须14年,而且大岛消失一半物种的时间要远比小岛短。

  并且这项研究还进一步发现,所有岛屿最终都被一种入侵的鼠类(Rattus tiomanicus马来田鼠)所占据。马来田鼠在自然情况下不会出现在该地区,但它们已知会出现在人类居住的村庄中及在农业区域中出现。

  这表明尽管小面积的森林碎片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对保护是重要的,但哺乳动物社群特别容易受到入侵物种的影响并容易在这些环境中快速地崩溃。

  这一研究对于了解、评估和预测生境破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生物多样性的流失有着重大的意义。建立水库,特别是大型水库通常被认为是缓解能源和水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

  我国大型的水库就有新安江水库(形成了“千岛之湖”)和长江三峡水库。这些大型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区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但不可否认,它们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深远的影响。与能源不一样,地球上任何一个物种都是独特的,是百千万年生物进化的结果,永远不可替代,它们与人类一起组成了地球无价的生物财富。对其他生物的尊重应是人类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