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垃圾分类,需要从强制到自觉的蜕变

2014.7.15

   这个模式推广容易吗?当然不容易,以前社区居民把垃圾放置在楼道即可,也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如今,不但要细心地做垃圾分类工作,还要定时定点自己去“丢”垃圾。这“移风易俗”的事儿,推广起来自然有难度,但仍有极大的努力空间。

   也许有一天,你睡醒睁眼,看到的是满是恶臭的灰色世界,因为巨大的城市被垃圾所吞噬……这看似科幻的场景可能就会上演,前提是我们对当下的生活方式不做任何反思和改进,我们处理垃圾的速度落后于垃圾的增量。

   垃圾围城犹如一把时刻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落下必是血光四溅。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人口从1978年的380万激增至如今的1600多万,生活垃圾也随之激增。到2015年6月,广州的所有垃圾填埋场将满负荷,我们又将如何安放我们生产的垃圾。怎么破?从7月10日起,广州将在全市全面推广垃圾“定时定点+误时定点”投放模式,并将力争在今年底完成30%的社区人口实现“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这个模式推广容易吗?当然不容易,以前社区居民把垃圾放置在楼道即可,也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如今,不但要细心地做垃圾分类工作,还要定时定点自己去“丢”垃圾。这“移风易俗”的事儿,推广起来自然有难度,但仍有极大的努力空间。

   捆绑共同利益,才能走得长远。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和垃圾分类,说白了是对广州市民都好的事情。毕竟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的工作生活环境才是我们追求幸福人生的图景构成,而非恶臭扑鼻、垃圾围城。现在关键的一点在于如何让人们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参与垃圾减量分类、定时定点投放不可。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台湾,尤其是台北这样的大城市也面临了我们如今遭遇的困境与危险——垃圾围城的风险与日俱增。台湾走过来了,走得还很漂亮。从“强迫成习惯”到“习惯成自然”,台湾的垃圾分类已经从“强迫”阶段到培养成“自然”的阶段。在这其中,民间智力与力量充分参与其中,激发了社会活力,让台湾民众把此事当做切关个人利益的事情去做。

   尽管现在有做一些相关的传播,但传播力度和效果都不见得好。讲推广的时间表,但对垃圾围城的危害以及破解的紧迫性讲得不够多,不够形象。光讲数据,市民缺乏直观感受,无法理解其紧迫性。市民们感受不到迫在眉睫的危害,感受不到自身利益正在受胁迫,从情感上就很难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尽力做的事情,也就没有很大的动力去实践。再说了,我们的教育体系,没有涉及垃圾分类等环保知识,我们从小就没这方面的概念。如今即使有心进行垃圾分类,也不见得会分类。可见让垃圾分类等环保课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尤其是从孩子们抓起至关重要。当下,除了继续因地制宜地推进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根据试点情况,总结经验,及时更新调整策略,更好地做好传播,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也很关键。

   垃圾分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不是喊一声,就应者云集的事儿。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改变市民的习惯,培养市民的意识仍需要时间。这需要反反复复地耐心传播、推广,直至深入人心,实现从“强迫”到“自然”的华丽蜕变。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