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2016国际荧光前沿技术高端论坛(FluoroFest)在京开幕

2016.4.25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4月19日,2016国际荧光前沿技术高端论坛(2016 FluoroFest)在北京大学开幕。FluoroFest 是一个全球性的荧光学术论坛,旨在促进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交流最新荧光技术,推动跨学科及领域的经验分享与合作。本次会议由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及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联合主办,包含材料、纳米、环境、生命科学等方面的荧光学术报告,会议吸引到业内100余位专家、学者前来。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合作媒体参与了此次会议。

       144132_201604251508141.jpg  

144132_201604251508031.jpg

144132_201604251508061.jpg

会议现场

     144132_201604251507321.jpg  

HORIBA 科学仪器事业部 Ramdane Benferhat博士

  HORIBA 科学仪器事业部Ramdane Benferhat博士为会议致辞。Ramdane Benferhat 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的发展历程,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情况,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的核心技术、仪器推出历史,以及 HORIBA中国的详细情况,并祝会议取得成功。

144132_201604251507231.jpg  

Kyoto大学 Kazunari MATSUDA教授

  来自Kyoto大学的Kazunari MATSUDA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碳纳米材料和原子薄层2D材料的新光学现象。自从石墨烯发明以来,仅有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薄层材料如碳纳米管、单层石墨烯和过渡金属硫化物已经吸引了很多关注,研究人员对其从基础理论到光学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因为其特征性的能带结构和在移动摩擦中产生的极强的库仑作用力,使得这些新兴的材料成为新一代电子和光学研究的热点。在纳米碳材料和单层二维材料中,这个强大的库仑作用力甚至只在室温条件下都能导致稳定的激发态和电子激发态之间的强大能量。而激子和trions会产生很多的光学现象例如光致发光。Kazunari MATSUDA用先进的激光光谱技术在碳纳米管和单层过渡金属硫化物(MX2:M=Mo,W,X=Se,S,Te)中研究其光学性能和功能,并在碳纳米管和单层MX2中通过化学掺杂和激子间相互作用揭露了光致发光中激子和 trion的巨大变化。Kazunari MATSUDA还介绍了创新的光学特性和新型光学设备的应用问题。

144132_201604251508181.jpg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严纯华院士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严纯华院士介绍了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及其应用。镧系元素氟化物转换纳米晶体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发光生物探针材料被广泛研究。其庞大的反斯托克斯位移、较窄的发射带宽以及深部组织渗透和低背景干扰,可以很好地实现生物应用。纳米晶体应满足两个小尺寸和巨大转换发射强度的要求,然而这两个方面却是矛盾的。为了优化基于镧系元素氟化物转换纳米晶体的性能,严纯华报告还对纳米晶体的可控制备、组成、结构和发光的大小域进行了讨论。

144132_201604251508221.jpg  

四川大学物理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余睽教授

  四川大学物理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余睽教授与大家交流了光致发光胶体半导体量子点。余睽指出光致发光(PL)胶体半导体量子点(QDs)由于其在包括生物成像/标记、光伏(PV)和发光器件(LED)等各种技术应用中的潜力已经吸引了广泛的关注。针对这些应用,其实验室一直专注于开发控制生长的高品质的QDs用于合成-大小/结构-性能-应用关系的基础研究。在报告中,余睽简要地介绍了这些PL纳米晶体(NCs)的发 展历史,以及她所在的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取得的进展,并展示了她们新开发的CdSeS合金氰基QDs,该QDs带隙发射在490 nm附近,在甲苯中表现出统一的量子产率(QY);QD QY的测定是基于对乙醇中香豆素334的比较。

144132_201604251508101.jpg  

厦门大学化学学院 江云宝教授

  厦门大学化学学院江云宝教授介绍了超分子荧光传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一般的荧光检测是指在一个化合物的荧光反应,称为受体,或对存在的一个给定物种的综合。这可以通过改变化合物的光物理、荧光,与传感器相互作用或者改变存在形式,从而实现物理变化。因此,对荧光发射基体的了解是受体或受体集成设计所必需的。报告中,江云宝介绍了基本的荧光光谱和它们与受体结构、受体停留环境的关系,这将被耦合到超分子化学原则,涉及到分子非共价相互作用,这是对如何提高超分子体系中荧光传感的一个尝试。

144132_201604251507441.jpg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白英臣教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白英臣教授带来了“荧光光谱在水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的报告。分子荧光光谱技术是简单、敏感的环境友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地球化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经过最近30年的发展,一系列的荧光技术研究成果被公布和报道。荧光光谱技术专注于有毒金属离子和多氯联苯、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以及子成分分析和天然溶解有机物的来源识别。

144132_201604251507271.jpg  

Maryland大学环境科学中心Chesapeake生物实验室 Michael GONSIOR助理教授

   Maryland大学环境科学中心Chesapeake生物实验室Michael GONSIOR助理教授介绍了海洋溶解有机物的光化学。海洋溶解有机物用超高分辨率质谱详细的分子表征和其光学性质的结合分析是最近才逐渐出现的。 Michael GONSIOR介绍了在世界海洋中我们所知道的光吸收发色团DOM(CDOM)的分子组成,其中一个重点是半连续激发发射矩阵荧光监测如何可用于确定光降解动力学数据。CDOM随着开放的海洋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这种材料的来源仍然在争论中,一说是从陆地来源的多酚或从海洋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就地生产。荧光已经特别有用,因为它的灵敏度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静态建模,对不同荧光基团的荧光成分拥有先进的表达。在太平洋有明显的氧利用率 (AOU)的强相关性荧光信号,建议在荧光原位生产,但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相关性在大西洋不明显。Michael GONSIOR也与大家进行了关于海洋CDOM潜在来源的探讨。

  会议第二天各位专家为我们带来了关于生命科学方面的报告。

144132_201604251507401.jpg  

香港大学化学系 Vivian Wing-Wah YAM教授

  香港大学化学系的Vivian Wing-Wah YAM教授,带来的报告是《发光金属基材料——从离散分子到超分子组装及其功能》。

  Vivian Wing-Wah YAM实验室最近的工作已经表明,新型的吸光和发光含金属分子的材料可以通过使用各种金属配体发色团协调基本模式和模块来进行组装。报告描述了各种设计和合成的策略。许多金属-配体有色配合物已显示出丰富的光和发光性能。他们的这些性能也被研究人员进行了探讨。新合成的金属配合物体系的电子吸收和发光光谱的一个系统的研究已经提供了光谱和发光的起源的基本认识以及这些配合物的结构-性能关系。发色和发光行为的关系以及金属配合物的电子和结构效应已经被人们进行了探讨。这些简单的离散金属配合物已被证明进行组装来给各种超分子进行组装,这些超分子的纳米结构和形貌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通过了解的光谱的起源和结构-性质关系,这些金属配合物的特性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装配策略为具体的应用和功能进行最终调整。这些金属-配体有色配合物为新型发光金属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策略和见解,这将使得他们具有有趣的光学特性和功能。

144132_201604251507591.jpg  

西南大学药学院、发光与实时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黄承志教授

  西南大学药学院、发光与实时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承志教授的报告是《碳点的光学性能及其分析应用》。

  黄承志指出自从2004年首次发现以来,荧光碳点(CDs) 的物理化学和光化学稳定无漂白,使他们成为在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领域的明星家庭。更有趣的是,一些彩色的CDs已经用相同的碳源制备出来,它具有类似于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然而,裸露的CDs通常是弱荧光,其表面上很难附着官能团。尽管不断努力绕过问题,对于工程师来说具有理想的生物传感和标签的性能的CDs挑战仍然存在,如高量子产率、优选的选择性、长期和实时监测目标。

  黄承志团队专注于碳点的光学特性和应用。已经发现CDs表现出激发波长依赖性或独立发射。为了提高碳点的量子产率,碳点掺杂氮和锗已被应用于生化分析及生物成像,如磷酸盐、四环素、汞(II)。例如,通过开发铕调整的CDs荧光探针为磷酸(Pi)检测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复杂基质如人工湿地系统中的Pi检测。

144132_201604251507361.jpg  

加拿大Western大学生理药理学教授 Stephen SIMS

  加拿大Western大学生理药理学教授Stephen SIMS报告是《骨细胞活细胞荧光成像》。

  破骨细胞是大的多核细胞起源于造血前体,负责矿化组织吸收,包括骨和牙本质。破骨细胞迁移的特点是板状伪足在前沿的延伸,和释放细胞的后部尾肢,所有这些使其能够向前运动。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关于细胞溶质Ca2+浓度([Ca2+]i)在协调这些不同的细胞事件中所起的作用。Stephen SIMS的报告通过活细胞荧光成像展示了在破骨细胞中Ca2+的区域性变化,以及他们是如何调节迁徙行为的。

  细胞内Ca2+的时空调控在破骨细胞极性编码和破骨细胞移植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细胞内[Ca2+]i模式可以带来新的见解和骨骼病变的新治疗靶点。

144132_201604251507471.jpg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和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 方晓红教授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和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方晓红教授带来了报告《单分子荧光成像监测活体细胞膜受体的动态变化》。

  受体动力学的单分子荧光成像正逐渐成为实时研究受体激活和内化的强大工具,这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信号转导机制。通过细胞表面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的单分子成像,方晓红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其中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的激活是通过单体的二聚化完成。通过跟踪用有机染料进行位点特异性标记的单个受体,进一步确定了移动性和TβRII在细胞膜上的二聚动力学。此外,监测活细胞中细胞膜穴样内陷和网格蛋白介导的TβRII受体内吞作用后,发现网格蛋白和小窝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直接融合,在TGF-β受体内吞交易期间,这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多功能信号调节排序。

144132_201604251507111.jpg  

英国Strathclyde大学物理学院高级讲师 Yu Chen博士

  英国Strathclyde大学物理学院高级讲师Yu Chen博士报告是《荧光金纳米探针:生物医学成像和传感的新机遇》。

  金纳米粒子的本征发光近年来吸引了人们浓厚的兴趣。结合了高的耐光性,毒性低,可调吸收带以及形成共轭生物分子的能力,金纳米颗粒在生物成像和传感中成为多功能探针。我们研究了金纳米棒(GNRs)的双光子发光(TPL),发现其特征寿命短(小于100ps),可以用来从其他荧光标记的内源性荧光寿命成像物质中区分金纳米棒。此外,我们已经观察到双光子激发下溶液和细胞内生物标记染料和金纳米棒之间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增强的能量转移。这些研究表明,金纳米粒子染料的能量转移的组合是有吸引力的,不仅是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成像中,而且也在基于能量转移的生物被分析物的荧光寿命传感中。内化的GNRs 已经通过使用GFP标记的早期内体基于FRET的荧光寿命成像研究了。在GNRs和GFP之间观察到的能量转移表明在GNR吸收中参与了内吞。最后,一种基于核酸检测金纳米棒的新型纳米探针被开发出来。纳米探针与靶核酸体外杂交后荧光强度的急剧复苏和荧光寿命的显著变化已经被观察到。癌症mRNA的检测已经被证明在单分子水平上,表明了在癌症诊断和预测方面的潜力。

144132_201604251507141.jpg  

英国Strathclyde大学物理学院 David BIRCH教授

  英国Strathclyde大学物理学院David BIRCH教授报告是《用0.1nm分辨率的荧光测量纳米粒子》。

  由于人类对环境和健康的意识逐渐增强,纳米粒子的扩散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那些在1-10nm范围内,可以穿过细胞膜的纳米粒子。欧洲委员会最近在关于纳米粒子的报告中强调了测量方法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目前主要使用的技术,如光散射、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小角中子散射(SANS)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EM和TEM)。

   荧光不同于许多类型的测量,它通常不与计量有关。几年前,Strathclyde大学光物理研究实验室引入了一种方法,基于测量结合进行布朗旋转的纳米粒子的染料荧光各向异性的衰变,来测量在溶液中分散的1-10 nm的纳米颗粒。分辨率达到0.1nm,成本低,比SAX,SANS,SEM和TEM更易使用。

   David BIRCH在报告中介绍了荧光纳米计量的基础,需要克服的主要错误,和如何发展最新的染料技术。

144132_201604251508251.jpg

        144132_201604251508281.jpg  

会场外HORIBA科学仪器事业部展出的仪器

文章提到的厂商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