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缺乏规模效应 分类难成气候 科学合理试点垃圾分类

2013.9.27

  垃圾没有经过分选,混合在一起处理,以为省事,其实走了弯路,带来很多环境、经济及社会问题。不分类,有机易腐的湿垃圾污染了其他干垃圾,使许多干垃圾难以处理利用,使处理技术复杂化,增加成本,进入恶性循环。

  纵观目前国内垃圾处理两种主流方式,都存在不少问题。

  例如,填埋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渗滤液成分复杂、处理成本高等。焚烧易排放二恶英等有毒污染物;生活垃圾中混入重金属,焚烧后飞灰为危险废物,处理难度和成本较高等。

  垃圾处理会有第三条道路吗?对此,笔者认为,垃圾处理不仅是技术与设备问题,更是理念与管理问题。必须改变“不分类,统一烧、统一埋”的传统模式,根本的出路在逐步实施垃圾分类,该烧的烧,该埋的埋,该利用的利用,这是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基础。

  垃圾分类需实现规模化

  总体优化,与市政设施接轨

  大量事实证明,各地十几年来分散、小规模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因缺乏代表性、综合性,覆盖面有限,往往都属一时作秀,难以坚持。比如,因缺少有效宣传与组织,居民生活垃圾多半混合投放;缺少对易腐性有机垃圾规模化处理的设施;废弃物循环利用、深度开发缺乏力度;即便有少数居民将垃圾分类投放,垃圾车又将所有垃圾混在一起拖走,挫伤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等。

  笔者认为,垃圾分类需实现规模化、总体优化,与市政设施接轨,分类后垃圾才能进行深度处理。过去尝试的分散、小规模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不仅垃圾深度处理生产线赔本(即使在覆盖人口达10万的区域里,利乐包、湿垃圾的产生量根本不能满足生产线日常运行需求),且对分类工作全局影响甚微,形成不了成效。

  因此,规模化是垃圾分类工作可持续的基础之一。垃圾分类规模化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然而在当前,任何一座城市垃圾分类若全面铺开,人力、物力、政策、法规、宣传、执法恐都难全面跟上,容易造成被动。

  武汉模式有何特点?

  按干、湿、有害三分法,目标减量1/2;分步建立再生产业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将整个东西湖区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区(人口50万,占武汉市城区总人口的7%~8%)。

  在试点初期,东西湖区将按干、湿、有害垃圾三分法,保证湿垃圾单独收运、处理,制作肥料;干垃圾在中转站、分拣站进一步分类利用。目标为被最终填埋或焚烧的垃圾不到总量的1/2。

  作为配套,武汉市将制定全市垃圾再生产业建设计划与布局规划,并拟定优先级分步建设,确保垃圾回收产业链符合经济规律。

  一级:建立日处理200吨餐厨垃圾、湿垃圾生化处理厂,并保障制作成的生化肥料有销路。二级:规划建立利乐包、废旧电器电子垃圾、建筑垃圾再生产业,并逐步整合壮大废纸、塑料和金属等再生产业。三级:优化废玻璃、纺纤和橡胶皮革等再生产业的建设。

  目前,武汉市及东西湖区人大、政协已形成“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理”的重大提案或建议案,督促武汉市法制办出台实施相关法规、奖惩条例;进一步在试点区建立配套的监督制度,建立相关组织与队伍,落实监督、宣传、组织人员与经费;制定对居民、机关、学校、企业等垃圾分类的考核办法。

  笔者认为,这种折中模式更为稳妥,是分步实施垃圾分类、扩大试点规模的有益尝试。在试点区即使出了一些问题,不会引起全局震动,及时调整较为灵活。此外,东西湖区既有城区,也有农村、农场,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