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打造生态水环境 助推第二水源地建设

10月18日,四川省李家岩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咨询会召开,这为成都市第二水源地—李家岩水库建设论证进一步指明方向。作为项目所在地崇州,除了全力助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外,今年以来通过引水进公园、进景区,打造羊马河湿地、筹建桤木河湿地等,全力打造生态水环境。
助推成都第二水源地前期准备工作
水是人类最必需的生活资料,重要性不言而喻。据了解,成都市中心城区供水水源来自都江堰岷江水系,水源单一,目前第二水源可行性研究及相关规划已完成,拟建的李家岩水库位于崇州市西河上游,作为第二水源,建成后,将改变我市单一水源供水格局,在应急状况下可保证中心城区数月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崇州市水务局党组成员蔡伟介绍说,10月18日,四川省李家岩水库工程项目建议书咨询会召开,专家们为成都第二水源地建设提出了许多有帮助的意见。同时,崇州已经开展了项目建设地搬迁摸底工作,为开展实质性建设打下基础。
专项规划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环境
除配合建设,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也同时展开。今年8月,崇州市环保局主持召开了《崇州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划(2013-2020年)》评审会议。评审会由四川省环保厅、四川大学、成都市环科院等相关领导、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
据了解,该规划依据国家环保部的要求和技术规范,对崇州现有重点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质量、污染源、保护现状、主要环境问题等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评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为饮用水水源地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崇州市有着丰富的水资源,而该市一直重视生态水环境打造。近年来,崇州陆续启动了总占地15平方公里的羊马河湿地建设,打造桤木河湿地生态建设等项目,特别是在城区进行城市水景观打造,把活水引入公园。在街子古镇景区,同样引入活水,为古镇生态水景观提供保障。开展花果山水源保障工程,计划从文井江引水,解决花果山片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生态保护、旅游景观用水等。
河堤种植物 生态堤防建设初具规模
如今,当你来到崇州一些河道时会发现,河堤并不是灰白色的混凝土,而是绿油油的草地。原来,崇州结合水毁堤防修复,大力开展生态堤防建设,目前已完成生态堤防建设3公里。
蔡伟告诉记者,按照堤防建设“标准化,生态化,功能化”的要求,从发挥河流自然生态、休闲娱乐、景观,提升城市形象等综合功能的角度出发,生态堤防与传统堤防相比,有五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注重安全性,满足防洪要求;二是注重自然性,体现河流的自然形态,减少对天然环境的破坏;三是注重生态性,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生物生息、繁衍;四是注重景观性,充分考虑视觉景观上的审美要求;五是注重亲水性,提供人水和谐的亲水平台,为保障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据了解,到明年,崇州将新建、修复堤防10.22公里,其中生态堤防2.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