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纳米技术是利用DNA的分子性质,构建出可操控的新型纳米尺度聚集体或超分子结构。此时,DNA的作用不再是遗传物质,而是作为结构模板,或是作为计算工具。前不久,中科院院士贺林、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樊春海等人便利用DNA纳米技术,开发出了DNA纳米基因芯片,可以用来检测疾病,并大大提高了基因检测的效率。相关工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以及作为封面论文发表在纳米技术领域影响很大的Small杂志上。

  记者:有人将你们的新发明称为“DNA纳米中国芯”,您怎么看?

  樊春海:确实有媒体朋友这么叫,我个人觉得不太合理,因为“中国芯”的概念容易让人误解为是某种电子产品。我更倾向于称其为DNA纳米基因芯片。这项成果与我们之前所做的“中国DNA地图”有很大关联。

  记者:这两者之前有哪些联系呢?

  樊春海:早在2006年,在贺林院士带领下,“创作”出了一幅长150纳米、宽120纳米、厚2纳米,分辨率6纳米的“DNA中国地图”,人眼必须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才能看见,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不对称的二维DNA图形。这张“地图”就是借用计算机芯片的概念,其本身实际为一个基因芯片。我们便想让这个成果运用到生物监测当中去,这也为开发DNA纳米基因芯片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