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丙酮沉淀的困惑!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求助】丙酮沉淀的困惑!

丙酮沉淀都说会丢失蛋白质,可是还有这么多人用沉淀法!
1、到底会丢失多少蛋白质??
2、为什么会丢失???
3、尿素和其他裂解液的成分溶于丙酮吗??如果跟着沉淀下来,会不会影响上样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进而影响聚焦?
4、丙酮风干不充分,会影响IEF聚焦吗??
5、一般你们沉淀多久???最少多久???
6、丙酮沉淀真的可以去除离子吗?我的标本同样沉淀,为什么有时电压上不去有时上的去?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求助】丙酮沉淀的困惑!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 NBA (2013-6-19 14:10:17)


    1,肯定会丢失蛋白质,具体丢多少取决于样品的种类.
    2,有些蛋白质一经沉淀之后难以再溶解.
    3,应该不会跟着沉淀下来,至少绝大部分不会.
    4,一般5分钟风干足够了,尽量充分.
    5,最少2小时以上以沉淀完全,减少丢失的蛋白质。偶常用沉淀过夜。
    6,可去除大部分离子,但还有一小部分会跟着沉淀。
  • uuooii (2013-6-19 14:10:38)

    谢谢斑竹对新的、大的、经常问菜鸟问题的菜鸟的帮助。
    感谢。
    您的丙酮中加DTT吗?有必要吗??
  • NBA (2013-6-19 14:11:00)

    QUOTE:

    原帖由 uuooii 于 2013-6-19 14:10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谢谢斑竹对新的、大的、经常问菜鸟问题的菜鸟的帮助。
    感谢。
    您的丙酮中加DTT吗?有必要吗??

    您的问题有难度啊。偶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还需要您自己摸索。
    丙酮中可以加DTT,也可以不加。
  • kuaizige (2013-6-19 14:11:29)

    建议还是加,对溶解性有好处.-20度沉淀过夜没问题.
  • windy+++ (2013-6-19 14:11:48)


    我用丙酮沉淀发酵液的蛋白质,发酵液含有磷酸盐缓存液,用丙酮沉淀后盐含量很高。我做了一个对照试验,将丙酮直接加在一定浓度磷酸盐缓存液中,明显看到白色的沉淀,我感觉丙酮的去盐不好。
  • qumm1985 (2013-6-19 14:12:20)

    我倒经常用TCA和丙酮;
    Amersham的clean-up kit也是TCA和丙酮,但还有其它的。斑竹或那位知道它有哪些啊?????(kit好贵啊)
  • NBA (2013-6-19 14:12:44)

    QUOTE:

    原帖由 qumm1985 于 2013-6-19 14:12 发表 bbcodeurl('http://bbs.antpedia.com/images/common/back.gif', '')
    我倒经常用TCA和丙酮;
    Amersham的clean-up kit也是TCA和丙酮,但还有其它的。斑竹或那位知道它有哪些啊?????(kit好贵啊)
    您是指KIT的配方吗,不好意思,偶知道的和您一样多,呵呵.
  • uuooii (2013-6-19 14:13:18)

    我用丙酮沉淀发酵液的蛋白质,发酵液含有磷酸盐缓存液,用丙酮沉淀后盐含量很高。我做了一个对照试验,将丙酮直接加在一定浓度磷酸盐缓存液中,明显看到白色的沉淀,我感觉丙酮的去盐不好。

    =========================================================================================================

    谢谢你,我也是因为有些怀疑这个才发帖子的。你都用盐溶液试过了,事实胜于雄辩,看来去盐最多只是一部分。
    根据你的提示,回头我试试向裂解液中加丙酮,看看尿素等会不会沉淀下来。
    另外,丙酮不是夺取水分,蛋白才会沉淀下来吗??所以溶于水的成分必然会沉淀下来。这是我的理论上的推测。(供大家讨论丙酮沉淀的原理)
    另外我还觉得,如果裂解液的成分跟着沉淀下来,会影响上样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进而影响聚焦。
    所以我觉得沉淀应该考虑裂解液的成分和浓度。(个人观点,供大家讨论)
  • uuooii (2013-6-19 14:14:22)


    大家继续讨论,TCA/丙酮沉淀和单独丙酮沉淀的比较。
    原理,各自特点,以及沉淀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 uuooii (2013-6-19 14:14:42)

    建议还是加,对溶解性有好处.-20度沉淀过夜没问题.

    ===========================================================================================================

    对溶解性有好处??表达不太清楚吧??沉淀的目的是使蛋白尽量沉淀下来,“对溶解性有好处”干嘛?我想大虾的意思可能是对沉淀后蛋白的再溶解有好处。
    纠正表述不清,避免误解,建议主任加分。
    另外,再溶解时上样液中一般不是有DTT吗??丙酮中加DTT到底干什么用??大家讨论。
  • uuooii (2013-6-19 14:15:00)

    我用丙酮沉淀发酵液的蛋白质,发酵液含有磷酸盐缓存液,用丙酮沉淀后盐含量很高。我做了一个对照试验,将丙酮直接加在一定浓度磷酸盐缓存液中,明显看到白色的沉淀,我感觉丙酮的去盐不好。

    ======================================================================================================

    一点建议,不知是否正确,是否对你有用:用超纯水稀释一下溶液,多分装几管,分别沉淀,上样时可以再合并,或许对尽量去除盐有好处。
    因为我感觉:是不是盐达到一定浓度之后,再沉淀时,下来的会多。(是否这样?大家讨论,最好是有化学方面专家参与讨论)
  • yychen (2013-6-19 14:15:25)


    有盐的样品其实用丙酮淀肯定盐也会沉淀下来的,这取决于盐的浓度和蛋白的浓度,理论上蛋白的浓度越高,沉淀损失也越少,而且沉淀的时候最好在低温进行,可以避免蛋白的沉淀,沉淀后也尽快去除丙酮,这样也可以避免蛋白的变性。其实同样条件下也可以用乙醇沉淀,乙醇极性大点,这样可以盐的溶解度也大点,其实不同蛋白其实溶解也不同,例如脂溶性蛋白在有机溶剂中倒溶解得更好,我觉得要想做好电泳,那还是透析或者凝胶过滤除盐后再浓缩,这样保险点。
  • NBA (2013-6-19 14:15:52)


    对于这个沉淀的问题,偶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丙酮沉淀可以去除一部分盐,在2-D电泳中具体表现为:在IEF中使用丙酮沉淀后离子浓度大大降低,电压更容易上去.在丙酮中添加DTT的作用准确说应该是防止二硫键之形成,进而防止蛋白质聚合物的形成(蛋白质聚合物的形式是多样的,肽段内\肽段间等等都可能,这也是形成steak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色谱兄所说的丙酮使蛋白质变性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机制,最好能有根据(书或文献),辛苦色谱兄了.此外,IIEF缓冲液中的蛋白质本来不就是变性的吗?这里所指的变性和丙酮作用的变性是否形式相同,请教大家。另外色谱兄最后一句话说到点子上了,最perfect的办法莫过于dialysis了(也是诸多分析化学家推荐的除盐的终极办法)!大家在平安夜还战斗在蛋白质技术版面的第一线,在此对各位对本版面的支持深表谢意
  • INK (2013-6-19 14:16:13)


    凝胶过滤除盐比较麻烦,透析除盐效果有没有简单的判断标准?增加换液次数,透析时间能保证除盐彻底吗?
  • idoww (2013-6-19 14:16:54)

    我试过透析过夜,换了4次透析液,与不透析的对照相比IEF的电压差别不大,最后图的结果也差不多.但是同样的TCA/丙酮沉淀的样品电压上得很好.我是用13cm,pH3-10的胶条试的。用24cm的试没意义,它很容易上8000v的。
  • NBA (2013-6-19 14:17:21)

    我试过透析过夜,换了4次透析液,与不透析的对照相比IEF的电压差别不大,最后图的结果也差不多.但是同样的TCA/丙酮沉淀的样品电压上得很好.我是用13cm,pH3-10的胶条试的。用24cm的试没意义,它很容易上8000v的。

    ==================================================

    TCA/丙酮沉淀损失的蛋白是比较多,而且蛋白质比较难重新溶解
  • qumm1985 (2013-6-19 14:18:04)

    超滤也是办法之一。以前用过,但不是2D。不知那位用到了2D?
  • guagua (2013-6-19 14:18:23)


    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蛋白质的方法不错,沉淀在4摄氏度冰箱里面进行,最后丙酮要去除干净,否则会影响电泳,可以采用旋转真空干燥,或者用电吹风吹干即可
  • uuooii (2013-6-19 14:19:57)

    能否告知三氯乙酸/丙酮沉淀蛋白质的具体步骤?感谢!
    丙酮为什么会影响2D?
    真空干燥没有,电吹风要吹多久?我一般超净台风干半小时。
  • yes4 (2013-6-19 14:20:36)


    0.8ml的样品+0.36ml 1M三氯乙酸,4摄氏度放置10-20分钟,如果效果明显,可以看到絮状沉淀,然后离心,5000rpm,5-10min,时间具体自己掌握,只要沉淀离心下来就好,加1ml丙酮清洗沉淀,除去多余的三氯乙酸,然后干燥,如果觉得沉淀的蛋白不够,可以在加丙酮之前,重复三氯乙酸沉淀步骤。电吹风不需要太长时间,你可以看到沉淀蛋白的颜色变化,其变成粉末状就可以了
查看完整回复请点击这里:
【求助】丙酮沉淀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