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热射病来袭 心静能否“自然凉”?

2013.8.01

  今年7月以来,各地高温持续,旱情升级。从“蒸笼模式”到“烧烤模式”,短暂的梅雨季节之后,我国从南到北,各地都在经受着像蒸笼般的高温考验。30日中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签署重大气象灾害二级应急响应命令,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的"气象灾害预警标准",这已是高温应急响应的最高级别,也是我国有史以来首次启动最高级别高温应急响应,要启动二级高温预警,就意味着过去48个小时2个及以上省(区,市)出现最高气温达37℃,且有成片40℃ 及以上高温天气。

  可怕的“热射病”来了

  让人痛心的是,短短3天时间,仅江浙沪一带就出现了十多起热射病死亡的病例。

  上海:经上海市疾控中心证实,今夏中暑患者明显增多,非职业性中暑死亡患者已有10余人。截至30日17时,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已有3名患者因热射病死亡。连日来,该院已经收治了10名较严重的中暑患者,除3名患者死亡外,还有2名患者生命垂危,正在重症监护室抢救

  浙江:7月29日,绍兴一晕倒男子被送到医院测量体温,水银体温计当场爆表,虽经抢救,该患者还是不治身亡。

  南京:南京火车站附近,一男子猝死。医院发布消息称,这名老年男性患者到医院时呼吸、心跳都没有了,体温达42℃,最终确诊为“热射病”。 虽然医生奋力抢救,可惜最终还是没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苏州:连日来,苏州持续高温。昆山、常熟两地的医院从上周至今,已有3名中老年女性因重症中暑不幸身亡。

  常州:7月30日,常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位热射病病人。这位病人是一位中年男子,几天前已经出现轻微中暑症状,由于怕影响工作没有及时休息,29日下午出现高热昏迷,体温达到42℃。所幸经过抢救该男子已经恢复清醒。

  什么是热射病?

  一夜之间,“热射病”迅速成为了各大网络新闻热搜的关键词。究竟什么是热射病?专家给出了答案:热射病(heat stroke),简单说就是非常严重的中暑,主要就是由于高温导致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的障碍。

  高温条件下,温度高的同时湿度也高,热辐射也很强,导致人身体中的热量不断地积聚,因周边环境闷热体内的热量难以发散,造成体温突然过高,进而引起一系列很严重的生理问题,如脱水、头晕、心跳加快、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昏厥,严重者造成神经系统受损、体内脏器功能衰竭等危急生命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率会高达50%至60%。

  为何高温天气容易患热射病?

  人的体温本身会有昼夜节律的变化,白天体温稍高夜间体温稍低。此外体温也随生理状态而改变,如女性排卵时体温会稍高,发烧也会导致体温升高,同时由于病理性或其他原因也会体温发生变化或升或降。但是,无论体温如何波动变化,总是围绕37摄氏度这个温度点。所以37摄氏度就被认为是一个体内控制体温调节的调定点(set- point)。

  根据物理学规律,温度从高向低传递,只有存在温差才能散热。如果气温低于37度,那我们体内的热量很快就可以发散,但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和外部环境不存在温差甚至存在负温差,身体散热就减慢、困难,甚至是“吸热”,体内代谢产生的热散不出去,还不断从外界“吸热”,体温势必升高,造成高体温。任何生理功能都是有极限的,一旦超出了正常的生理功能的负荷,身体必然会出现问题。人体热量难以发散,严重者就会中暑,再严重者就患热射病了。

  古人将小暑和立秋之间的这段时间称为三伏,就是提醒人们这段日子宜伏不宜动,如果高温天气做好防暑降温,完全可以预防热射病的发生。人的体温调节功能有限,最好温差不能超过7度。尽量的少在太阳底下暴晒,尽量少出门,减轻活动,多喝水、多休息。

  人体体温是如何进行自身调节的?

  恒温动物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在外界环境温度改变时,通过调节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可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这是个复杂的调节过程,涉及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觉器,通过有关传导通路把温度信息传达到体温调节中枢,经过中枢整合后,再经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皮肤血流量、竖毛肌和汗腺活动等,与此同时,机体还会通过躯体神经调节骨骼肌的活动以及通过内分泌系统,改变机体的代谢率。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它的传出信息控制着产热器官及散热器官的活动,使受控对象——机体深部温度维持一个稳定水平。由于输出变量体温总是会受到内、旬环境因素的干扰,因此皮肤及深部温度感受器就开始发挥作用。干扰信息被反馈和整合后,再调整受控系统的活动,建立起体热平衡,维持自身体温恒定。

  温度感受器:

  对温度敏感的感受器称为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分为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在人体皮肤、粘膜和内脏中,温度感受器分为冷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它们都是游离神经末稍的。当皮肤温度升高时,温觉感受器兴奋,而当皮肤温度下降时,则冷感受器兴奋。内脏器官也有温度感受器,实验证明当动物腹腔温度升高时,动物开始喘息,使下丘脑温度下降,这说明内脏温度升高可引起明显的散热反应。中枢温度感受器在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中有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中枢:

  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切除恒温动物大脑皮层及部分皮层下结构后,只要保持下丘脑及其以下的神经结构完整,动物虽然在行为方面可能出现一些欠缺,但仍具有维持恒定体温的能力;如进一步破坏下丘脑,则动物不再具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能力。

  当外界环境温度改变时,机体会通过三条途径将温度变化信息与下丘脑互动:

  1、皮肤的温、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将温度变化的信息沿躯体传入神经经脊髓到达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调节皮肤血管舒缩反应和汗腺分泌。

  2、外界温度改变可通过血液引起深部温度改变,并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前部;下丘脑发出指令通过躯体神经改变骨骼肌的活动,例如寒战。

  3、脊髓和下丘脑以外的中枢温度感受器也将温度信息传给下丘脑前部。下丘脑通过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的激素分泌活动的改变来调节机体的代谢率,加快或减缓产热。

  心静自然凉?

  3个月前,由新加坡国立大学(NUS)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Maria Kozhevnikov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人体体温可以受到大脑的主动控制。这个发表在 PLOS ONE上的研究记录了藏族尼姑进行g-tummo修习内火冥想过程中核心体温变化的可靠数据。

  g- tummo内火冥想修行是西藏地区最神圣的灵性实践之一,被当地人认为控制着人体的“内在能量”。在这种修行过程中,尼姑能够通过冥想提高她们的身体核心温度,在西藏寒冷的气温下,居然能将裹在身上的湿床单蒸干。研究人员记录并测量了被试者的脑电图(EEG)和体温,他们发现在修行过程中,尼姑的体温增加到了38.3℃。而另一位被试者也能够运用g-tummo修习使自身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

  研究结果表明, 人类可以使用某种冥想技巧,通过呼吸和心理意象来达到调节体温的效果。这种技巧能够允许机体适应寒冷环境,同时减轻因环境温度下降引起的生理机能问题。

  g- tummo修习内火冥想过程中引起体温上升的两个方法分别是“瓶式呼吸”和视觉记忆法。“瓶式呼吸”是一种特定的呼吸技巧,它能促发生热作用。视觉记忆法则是指集中注意力想象一个沿着脊髓移动的火焰。这两种技巧互相协调使用可使体温升高,具有潜在的医学应用价值。目前,研究小组正在继续着他们关于“意念力量”所产生生理效应的研究。

  意念可以产生热量,那么意念是否能够降低体温呢?也许“心静自然凉”不仅仅是一句俗语,在未来的某一天,科学家也许会找到一些科学依据,那么高温天气里“哪凉快到哪儿呆着”就不是避暑的唯一办法了。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