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三江源出境水量连年增多 水源涵养功能逐步恢复

2010.6.10
  同近几年一样,进入4月,青海三江源区域今年的降水又开始多了起来。据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德靖介绍,5月,长江上游各水文站观测到降水比往年偏多4到6成,而黄河大部分站要多5到8成。记者5月在三江源区域玉树的半个月,几乎天天都伴有雨雪.6月,三江源进入主汛期。一些人预计,三江源今年可能又是一个丰水年。

  去年三江源出境水量为727.3亿立方米,其中黄河、长江、澜沧江各为258.71亿、309.58亿与159 .01亿立方米。经计算,三江源去年的输出水量比2006年净增加了315亿立方米,约相当于7.2个密云水库(最大库容量为43.75亿立方米)的库容。

  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后,黄河上游曾连续十几年出现枯水期,年均径流量减少22.7%,源头数次断流,大批湖泊干涸等,那么,近年来三江源这么多的水又是从何而来呢?

  这水来自天上,既有天然降水,也有人工降雨

  去年,三江源地区的年降水量为547.2毫米,折合水量为1621.56亿立方米,与2004年至2008年的多年平均值相比,分别增长了31.12%、31.74%、7.64%、37.8%、22.6%、17.76%。在水文学上,通常把一个地区年度降水的多少划分为:枯水年、偏枯年、平水年、偏丰年、丰水年。2009年的三江源又属于一个丰水年。

  其实,在青海这些年降雨的增多,不唯三江源地区,全省各地都在普遍增多,环青海湖地区、柴达木盆地等也比较突出。资料显示,2001年青海省年降水量只有269.5毫米,属于偏枯年。然而,从2002年到去年底,除2006年外,该省的年降水量同多年降水平均值相比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5年增加21.2%,2007年增加10%,2008年增加11.7%,而去年则高达28.6%。据介绍,青海省近年比以前增加了10%以上的降水量。

  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很多地方接连遭到旱灾,为何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的降水在逐年增多呢?青海省气候中心副主任朱西德讲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同全国乃至全球各地一样,青海高原的气温也在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便是少雨少雪引起的干旱化趋势。但从2003年开始,这种情况开始被逆转,降水逐渐增多了起来。他说,这主要是因为大气环流起了变化,一方面是从西北方进入青海上空的冷空气多了,而另一方面是印度洋上的“季风”活跃、输送能力增强,把西太平洋但主要是孟加拉湾大量的暖湿气流送到了青藏高原,降雨自然就多了。

  人工降雨的作用也越来越大。2005年至2008年,三江源地区人工降雨增加降水量为172.56亿立方米,2009年达到了88.10亿立方米。另外,记者还就出水量增大是否与冻土、冰川融化等有密切关系问及有关方面,答复是肯定有关,但关系不大,从监测分析中未发现异常,主要还是降雨量的增大。

  人工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有效恢复了植被,使三江源地区水源涵养功能正在恢复

  去年8月,全国政协“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调研组一行20人抵达青海。在近一周的时间里,水草丰美、生态明显趋向好转的三江源给来宾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原青海省省长宋瑞祥说,他已连续3年参加了对三江源考察,感到变化很大、年年都在变。

  故地重游之人,皆有如上感受。中央电视台记者曲向东说过道,1998年6月,他到黄河源区进行“黄河断流”的采访,映入他眼帘的是非常严重的草原沙化、草场退化和猖獗的鼠害等,但去年的重访,使他明显感到草场的退化得到有效遏制,牧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发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首先应归功于,自2005年起国家投资75亿元进行的三江源综合治理工程。据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介绍,在这几年里,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完成退牧还草3910万亩,退耕还林9.81万亩,封山育林182.7万亩,黑土滩治理19.6万亩,鼠害防治11745万亩,沙漠化土地防治22.41万亩等。据监测,自2003年至2009年底,三江源地区草地面积每年以0.48%的速度递增,2009年增加了53329平方公里,其中,同2003年到2008年草地面积平均值相比,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了36131.9平方公里,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了16885.21平方公里,整个草地生态呈良性发展。

  治与不治,差别究竟有多大?去年7月,记者在泽库县同畜牧局的科技人员普华谈起这个话题。多年从事草原恢复与治理的普化当即说到,大不一样。他建议记者到该县草原退化最严重的和日乡看一看、比一比。记者去了并认真观看了一大块叫“德隆”的草地,该草地几乎没有治理,鼠害成灾、荒漠严重,产草量仅及治理过的35%,差别恍若两重天,同去的司机也深有同感。

  那么,在三江源生态恢复中究竟该如何认识“自然的功劳”与“人的努力”呢?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主任李晓南说道,有人认为是天的功劳,也有人认为主要是人的努力,但他自己认为,在三江源整个生态系统恶化的今天,人的努力是根据客观而对其进行的有效保护,是符合科学精神和客观规律的。他说,过分夸大或缩小“自然”与“人”的任何一面,都将走入生态保护的误区。

  在三江源,由于区域内降雨在时空上分布的不均匀,结果导致了一些新问题的出现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区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5.23万平方公里,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2%,占青海省总面积的21%。在这样一个辽阔的地域内,因自然禀赋差异等原因,增多的雨量对三江源各地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

  去年六七月份,因降水量的大幅增加,三江源地区一些河段相继爆发了十年一遇的洪水。玉树州曾发出通告,要当地群众及外来人员高度注意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等。去年8月,中央驻青媒体和青海当地媒体组成采访团赶赴三江源,因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通往久治县的主要公路被山洪冲毁,故只好绕道远走甘肃省碌曲县、玛曲县前往。

  因降水量的增加,牧区土木房屋倒塌、县城平房楼房漏水、乡镇干部群众吃菜吃粮遇到麻烦等事件时有发生。大量降雨还给当地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牧民们往往是早上赶着牛羊出去,而晚上却回不来了,原因是原先的河流因雨而变得又宽又深了。记者曾跟果洛州达日县畜牧局干部去一牧民家里,结果是到了跟前因河水太大而不能过去,于是双方只好隔着宽阔的河面喊话。谁知彼此还没听清楚,却招来了几只猛犬的狂吠乱叫……

  位于青、甘、川三省交界处的久治县饱尝雨多之苦。该县平均降水量700多毫米,是青海省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因该县所处区域的降水量对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和经济都有非常重要作用,故从1997年起,青、甘、川三省每年都联合在这里进行人工增雨作业,但相对过多的水带来了给当地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2007年6月,两场大雨冲毁了久治县电厂的蓄水坝和引水渠,结果导致全县3月无电。与过多雨水相应的是日照的减少,光合作用的减弱使当地牧草发育不良、草产量下降,导致牛羊饲料短缺。当地群众使用的主要燃料牛粪被雨水冲散或无法晒干,导致燃料不足。因过度潮湿等原因,当地诸如痛风、痔疮、风湿及羊腐蹄等疾病的发病率也一直在上升……

  与其相邻的班玛县也深感雨“苦”。去年8月,记者在果洛州班玛县采访时,县长党国显得很焦急但又很无奈。他说:“6月份,全县几乎天天在下雨,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现象,由于下雨,全县的建设施工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原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恐怕难以完成了”

  在采访中,绝大部分干部群众都能对国家在那里进行的人工增雨予以高度理解。他们说,我们做出些牺牲,如果中下游更多的人能好起来,我们以后自然也能好起来。记者闻之而动容。据悉,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已引起了青海省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有些问题已经解决,其它的在不久也将会得到妥善解决。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