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二)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二)
关键词:农药标准品  环境监测标准物质  标准品进口  中检所对照品
【临床意义】
    1.血清白蛋白浓度增高  常见于严重脱水所致的血浆浓缩。
    2.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  在临床上比较重要和常见,通常与总蛋白降低的原因大致相同。急性降低主要见于大出血和严重烧伤;慢性降低见于肾病蛋白尿、肝功能受损、肠道肿瘤及结核病伴慢性出血、营养不良和恶性肿瘤等。血清白蛋白低于20g/L,临床上出现水肿。
    3.A/G比值  某些患者可同时出现白蛋白减少和球蛋白升高的现象,严重者A/G比值<1.0,这种情况称为A/G比值倒置。
    4.文献报道还有极少见的因白蛋白合成障碍,血清中几乎没有白蛋白的先天性白蛋白缺乏症。
【注意事项】
    1.BCG是一种pH指示剂,变色域为pH 3.8(显黄色)~5.4(显蓝绿色),因此控制反应液的pH是本法测定的关键。
    2.配制BCG试剂也可用其他缓冲液如枸橼酸盐或乳酸盐缓冲液。但以琥珀酸盐缓冲液的校准曲线通过原点,线性好,灵敏度高,成为首选推荐配方。
    3.试剂中的Bnij-35也可用其他表面活性剂代替,如吐温-20或吐温-80,终浓度为2ml/L。
    【评价与思考】
    1.白蛋白是血清内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以前用半饱和硫酸铵盐析法沉淀球蛋白,再用总蛋白测定方法测定上清液中的白蛋白。目前测定白蛋白的方法有电泳法、免疫分析法、染料结合法,以染料结合法最常用。白蛋白具有与阴离子染料溴甲酚绿(bromcresolgreen,BCG)和溴甲酚紫(bromcresol purple,BCP)结合的特性,而球蛋白基本不结合这些染料,故可直接测定血清白蛋白。BCG法和BCP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能自动化。其中BCG法最常用,但BCG对血清白蛋白特异性稍差。BCG不仅与白蛋白呈色,且与血清中多种蛋白质成分呈色,其中以α1-球蛋白、运铁蛋白、结合珠蛋白更为显著,其应速度较白蛋白稍慢。由于在30秒内呈色对白蛋白特异,故BCG与血清混合后,在30读取吸光度,可明显减少非特异性呈色反应。为了减少本法基质效应的影响,最好用白蛋白定值血清作标准。BCP在pH 5.2条件下,有Brij存在时,可与白蛋白结合形成绿色复合物,于603nm进行检测。pH 5.2接近于α—和β—球蛋白的等电点,抑制了这两种蛋白与BCP的非特异性反应,故对测定白蛋白特异性高。BCP与白蛋白的反应为即时完全反应,不受时间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呈色后稳定1小时以上。BCP与牛、猪(新鲜或冻干)血清白蛋白反应仅为BCG反应的1/3,不宜用动物血清白蛋白作校准品或质控物。
    2.溴甲酚绿法操作简便、快速,胆红素、溶血和中度脂血无干扰,既可手工操作,又能自动化分析,是目前国内测定血清白蛋白的最常用方法。线性范围为10~60g/L。,RCV<4%。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