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起,全国性的PM2.5争执开打第二轮。这一轮争执的导火索是一向敢言的钟南山院士对广州环保部门的炮轰。他打出的重磅炮弹是:“环保数据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老百姓痛斥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实际上老百姓的看法是对的。”上一轮空气质量的官民争执,由美国驻华大使馆对使馆区空气污染的实时测量数据上传网络而引发。美国使馆用的是PM2.5的检测标准,北京环保部门用的是PM10的检测标准,公众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又根据以往政府在公共信息发布时的欠佳表现,宁信美国大使馆而不信环保部门公布的监测数据。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开始监测空气质量,以PM100作为监测标准,监测数据归“内部掌握”,从不对百姓公布。进入新世纪后,采用PM10作为监测标准,监测数据逐步向百姓公布。鉴于美国大使馆引爆了争执,为平息事态,环保部紧急采取补救措施。上周,环保部表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向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并有望在2016年全面实施。这是中国首次制定空气质量监测的PM2.5标准,与旧版PM10标准相对比,新版标准的监测要求提高了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