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赤潮“染红”西部海域 勿食受污染海产品

2007.6.07

   近日,我市深圳湾到蛇口港、赤湾港一带的西部海域海水呈红褐色,不少海洋生物死亡,沿岸居民怀疑是赤潮。昨日,经市海洋与渔业环境检测站检测,西部海域确实出现近年来较大面积的赤潮现象。监测站相关人士称这与最近气候有关,建议市民不要接触海水和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

   海水呈赤褐色

  昨日,记者在南山区蛇口渔港码头看到,该区域的海水明显浑浊,大风吹来伴随着一股刺鼻的腥臭味。站在岸边向远处眺望,可以看到海水分成三种颜色的水域。靠近岸边的海水呈赤褐色,不远处则呈黄色,而最远的地方才是原来浅蓝的海水颜色。岸边正在修船的工人告诉记者,早上的时候,岸边的海水并没有如此浑浊,海中间水域才呈现赤褐色,下午开始,污染的海面蔓延到岸边。赤潮面积达50平方公里

  昨日上午10时,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接到市民反映后,工作人员驾船对深圳海域的海水进行检测,发现局部海域污染严重。经测定,深圳西部海域确实出现赤潮现象,而且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每升海水含原甲藻细胞数密度为10的六次方个。而东部海域目前水质比较正常,未出现赤潮现象。监测站周凯博士告诉记者,此次赤潮是今年我市发生的第3次。第一次是在今年1月底发生在深圳湾附近海域,范围不广;第二次则是5月底发生在大梅沙的赤潮。周博士介绍,此次赤潮是近几年污染面积较大的一次。

  与不稳定气候有关

  为何相差不到10天,我市就接连出现两次赤潮?周博士分析,主要受到最近的气候影响。周博士说,前段时间,我市出现多次大降雨,雨水降落到海里起到搅拌作用,促使沉淀在海底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返回到水中,使海水营养物质增加。而海水富营养化则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这样就促使赤潮生物卵甲藻和真甲藻的大量繁殖,从而出现赤潮现象。而另一方面,最近我市持续高温闷热天气,也使赤潮生物新陈代谢加速,成为赤潮出现的一个气象因素。周博士称,根据目前天气预报,本周五周六可能出现雨水天气,雨水的来临将会对赤潮有所缓解。

  不要食用受污染海产品

  周博士说,赤潮出现造成海洋缺氧或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海水受到污染,而海洋生物也会中毒或缺氧死亡。建议市民不要接触污染海域,以免引起皮肤不适或受伤害;另外,不要食用在污染海域捕捞的海产品,以免发生中毒。周博士说,如果市民发现赤潮现象,可及时拨打检测站电话(83628616)反映,他们将及时跟进处理。

  赤潮敲响海洋环保警钟

  深圳西部海域近日出现较大面积的赤潮,而就在几天前,东部的大梅沙海域也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赤潮现象,众多泳客被“吓跑”。

  频繁出现的海洋赤潮有理由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很多人的“环境”观念可能局限于陆地,还没有更多地向海洋延伸。事实上,深圳是一座海滨城市,拥有长达257.3公里的海岸线,海洋环保问题不容忽视。

  应该说,深圳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一直是不遗余力的,早在2000年3月1日就正式施行了全国海域环保第一个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海域污染防治条例》。此外,海洋部门还建立了环境预警、快速反应和减灾系统。但不时光顾的赤潮也清楚表明,保护海洋,有关部门在实际操作层面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对市民来说,也要承担起一份保护海洋的责任。深圳去年就成立了一支海洋义工环保队,周末期间,也总有人自发组织到海边捡拾垃圾。笔者要向这样的人表达敬意,但是,并非这样的举动才是在保护海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环保习惯以及绿色消费理念,又何尝不是为海洋环境压力减负的一种方式呢—正如海洋污染往往来自于陆地一样,自然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环保也是一个循环相通的概念。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