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不是奥运会,诺贝尔奖不像奥运奖牌。”日前,在京参加第17届国际生物物理学大会(IUPAB)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Venkatraman Ramarkrishnan)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

  他与另一位前来参会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A. Steitz)分别接受了本报专访。

  “高深”几乎是所有基础科学研究的一个特点,往往让人高山仰止、望而却步。基础生物物理学研究也是如此。

  然而,在此次国际生物物理学大会上,施泰茨与拉马克里希南却给听演讲的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两人皆因在“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作出突出贡献,于2009年获得诺奖。

  “核糖体就像生命乐章中的指挥者一样:它根据所携带的遗传密码对DNA进行分类,然后生成带有不同任务的蛋白质,完成输送氧气、形成抗体保卫生命等不同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