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煤河”畅流——记大秦线上的守护者

燕山山脉里,大秦铁路上疾驰的一列列煤车,仿佛一条“煤河”,从大山里流出。

    大秦线上的煤运量由1985年的5000万吨上升至2011年的4.4亿吨,现正以每秒14.27吨的流量向全国5大电网、10大钢铁公司、6000多家工矿企业输送生产用煤。

    “大秦线的畅通,拼的是人,是钢铁般的纪律和奉献精神。”大同站党委书记郝东红说。

    新春之际,记者来到大同站采访,深深地记住了那些“舍小家为大家”、争分夺秒保安全抢进度的人物。

    人物一:护路工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是拾碳的,原来是工务段的。”这是护路工人自嘲的顺口溜。

    塞北大同,气温逼近零下20摄氏度。

    记者乘车从大同市出发,经过三小时的颠簸,抵达大秦线上最艰苦的河南寺工区。正赶上护路工们在隧道里对线路进行抢修,虽然寒风凛冽,但他们依旧热火朝天地垫石砟、量轨距、紧螺栓。

    两个小时后,列车的呼啸声由远及近,记者随工作人员赶紧挤到避车洞里躲避。在隧道两侧,每隔50米就有一个避车洞。呼啸而来的2万吨重载列车驶入隧道,散落其中的煤粉飘荡在各个角落,即便戴着口罩,也让人感觉呼吸困难。

    “火车来时,什么也看不到,到处是煤灰。我们除了眼睛,其他部位全是黑的。”在大秦线工作了24年的王建设说,他们一个月回家一次。

    由于河南寺工区除500米明线外,其余线路全在隧道里,干活时很少见到阳光。随着年轻人来了又走,留下的多是几十年如一日亲手建设、守护大秦铁路的老兵。

    “工作时间长了,跟铁路就有了感情。为了建设大秦铁路,战友们有的就牺牲在这儿了。我们苦点累点没什么,工作总得有人来干。现在新宿舍里有了地板砖、电视,环境好了,我们干起来更有信心了。”王建设说。

    人物二:车检工

    在大秦铁路西端的湖东站,几十条铁轨并排伸向远方,2万吨、1.5万吨、万吨列车在这里编组、换挂、检修。大秦铁路被誉为世界重载第一线,而湖东站则被称为中国重载运输的“加工厂”。

    当记者见到吴军时,他正在对2万吨重载列车进行人工检查。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里,吴军穿着厚厚的棉衣和防护马甲,戴着手套,在火车底下钻进钻出,把所要检查的部位全部用锤子敲一遍。

    “这叫‘锤到眼到’,时间久了,捶一下就能听出毛病来。”41岁的吴军说,他已经在大秦线上敲了20年。

    一把锤子、一双眼睛,构成了“货车大夫”全部的“工作用具”。一天下来,吴军敲了10多列车,光路就走了80里地。由于火车底下沾满了油,等车辆检查完毕,吴军已经变成了一个“黑人”。

    当吴军和同事们在铁轨上检查列车时,湖东车辆段办公楼里,10双敏锐的眼睛同样注视着重载列车。

    “从2003年开始,我们实现了人机分工,通过高科技抓拍图片,然后传输到这里,由工作人员完成对车辆的检查、判别、分析和故障预报、上传、处理等工作。”机检员孔海峰说,这大大减轻了人工检查的工作量,过去人工检查一列2万吨列车需要80分钟,现在机检仅需15分钟。

    湖东车辆段是大秦线上唯一的火车车辆检修运用单位,也是全路最早应用5T检测手段的货车车辆段。

    “除了非人工检查不可的,我们就通过图片来检查。”孔海峰说,现在上一次班12个小时要看4000多幅图片,眼睛都不敢眨,生怕把故障图片给漏掉了。

    人物三:货车司机

    记者在机务段一列火车头上看到了货车司机高兴。他指着驾驶台上复杂的操作系统说,8个小时的开车时间,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看接触网,下看线路,前看信号,后看列车运行情况,此外还要听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我们必须认真。”高兴说,睁开眼就是120多万吨煤,对货车司机的挑战越来越多,工作之余,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一个人在外比较孤独,接触的人少了,自然会变得内向。”高兴说,“回到家,儿子对我都没感觉,觉得爸爸回来是偶然的,出去才是正常的。”

    听了高兴的话,一旁的司机师傅李海龙说,家庭根本照顾不上。2004年他儿子出生时,正是2万吨机车试验运行的时候,40多天不能回家。

    “当时一个萝卜一个坑,没办法。后来我给儿子取了个名字叫万成,就是2万吨试验成功的意思。”36岁的李海龙说,马上又要走了,要在外面连续工作十多天。

    春节至元宵,高兴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夜以继日地工作,没有长假,没有固定发车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这就是大秦线上货车司机的生活。

    2012年,大秦铁路煤运量要实现4.5亿吨,如果这4.5亿吨煤装满80吨的车皮连接在一起,可绕地球赤道一周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