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剂——薄层色谱法(三)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着色剂——薄层色谱法(三)
关键词:熔点标准物质  食品添加剂检测  农药标准物质  水质检测标准样品
4.吸附分离
称取聚酰胺粉0.5~1 g于小烧杯中,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水浴上加热至70℃的处理后的样品液中,充分搅拌,使色素完全被吸附,如聚酰胺粉不足可补加。将聚酰胺沉淀物全部移入G3耐酸漏斗中,抽滤,用20%柠檬酸酸化至pH为4的70℃水反复洗涤。每次约20 mL,边洗边搅拌,若含天然色素,再用甲醇一甲酸溶液洗涤1~3次,每次约20 mL,至洗液无色为止。用70℃水再多次洗涤至洗液与原水pH相同为止。洗涤过程中必须充分搅拌,再用乙醇一氨溶液,分次解吸全部色素,收集全部解吸液,用20%柠檬酸溶液调节至pH为6。(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则用pH为6的蒸馏水定容至50 mL;若用薄层色谱测定则将原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2 mL后移人5 mL容量瓶中,用50%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人容量瓶中并稀择至刻度)
5.测定
①薄层板制备:取聚酰胺粉1.6 g,加0.4 g可溶性淀粉,加2 g硅胶G于研钵中,加15 mL水,充分研匀,涂布于玻板,厚0.3 mm,室温晾干后,于80℃烘箱中干燥1 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②点样:离板底端2 cm处,将标准液2µL与样品液0.3~0.4 mL,从左到右点成与底边平行的带状,线条宽度要求在2 mm内,待吹干后进行展层。
③展层:苋菜红、胭脂红用f展开剂;亮蓝、靛蓝用i展开剂……展层缸与薄层板先用相应的溶剂系统饱和30 min,用上行法展开,薄板下端浸入溶剂0.5~1 cm,待分离的色素已明显分开(约2~3 h),即可取出凉干。然后,与标准斑比较定性,如果比移值(Rf)相同,即为同一着色剂。
④比色定量:将展开凉干后的色斑用刮刀刮下,包括扩散部分,分别用粉粒收集器收集,用丙酮一氨溶液(或乙醇一氨溶液)解吸色素液,直至收集器中的吸附剂变白为止,解吸液用20%的柠檬酸调至pH为6,定容10 mL留待比色用。用1 cm的比色皿,在分光光度计上,相应的波长下测吸光度。同时做标准曲线。从标准系列(曲线)中即可查得样品中色素含量。同时做空白。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取0.0 mL、0.5 mL、1.0 mL、2.0 mL、3.0 mL、4.0 mL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日落黄等标准使用溶液,或0.0 mL、0.2 mL、0.4 mL、0.6 mL、0.8 mL、1.0 mL亮蓝、靛蓝色素等标准使用溶液,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20%的柠檬酸调至pH为6,定容。用1 cm的比色皿,在分光光度计上,相应的波长下(所选的A一值,表15—2可参考)测吸光度。分别绘制标准曲线。]
查看完整版本请点击这里:
着色剂——薄层色谱法(三)